重庆大学“党理潮鸣”青春实践团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收官。其中,以“党理夜话”命名的线上系列宣讲活动引发广泛关注:通过8场云端讲座、60部创意短视频、超2000人次实时互动,团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青年说”“群众听”“全网赞”的鲜活实践,探索出新媒体时代理论宣讲的新范式。
针对寒假期间群众居住分散、线下聚集难的特点,实践团创新推出“每周双讲”云端课堂。自1月15日起,每周二、四晚19:30,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设“党理夜话”系列讲座,邀请重庆市青年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6位嘉宾,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实践”“从‘新质生产力’看科技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度解读。
为增强互动性,每场讲座设置“弹幕提问”“连线辩论”环节。在2月6日的“乡村振兴专场”中,团队连线云南省怒江州支教大学生,以“第一视角”直播山区小学变迁,引发观众热议。“原来‘教育公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孩子们能坐在暖和的教室里上课!”网友“追光者”在弹幕中感慨。据统计,8场讲座累计观看达2160人次,最高单场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0人。
同步发起的“青春告白二十大”创意短视频挑战赛,则让理论传播更具“网感”。团队号召参与者用方言、情景剧、手绘动画等形式诠释二十大热词,共征集作品60部。团队自主制作的《元宇宙里的二十大》科普动画,用虚拟形象解读“数字中国”战略,单条点赞量突破1500次。
“理论宣讲不能自说自话,必须建立‘调研—实践—反馈’的完整链路。”实践团负责人介绍,团队在每场讲座后发放电子问卷,累计回收有效反馈320份,据此动态调整内容。初期有观众反映“案例离本地生活较远”,团队立即增设“重庆实践”专题,邀请两江新区智能工厂工程师、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参与者现身说法;针对老年观众提出的“直播节奏快、记不住重点”问题,技术组连夜制作《一图读懂》系列长图文,提炼讲座核心观点。
这种精细化运营收获积极反响。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社区居民连续参与4场讲座,他们在问卷中写道:“从‘成渝双城经济圈’讲到社区旧房改造,每次内容都戳中我们的关切点。”团队整理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金句集》,因语言生动、案例鲜活。
活动的影响力从线上延伸至线下。2月13日,实践团受邀在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上分享经验,其提出的“理论传播三度法则”(内容有温度、传播有锐度、反馈有精度)得到教育工委领导肯定。重庆大学教授评价:“‘党理夜话’用青年语态解构宏大叙事,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据悉,团队已将讲座精华内容剪辑成12集《青春讲理人》微课,通过“党理潮鸣”抖音号持续推送。未来,团队计划与抖音合作开设“二十大精神青春化传播”创作者训练营,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数字时代“破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