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介】
团队名称:数学学院“阳光1+1”社会实践团队
实践时间:2022年7月2日——7月10日
实践地点:江苏省南京市西善花苑社区,亚东城社区,尧化新村社区
实践内容:阳光1+1团队再度出发,走进南京基层社区,与对接的事实孤儿进行深入交流,并建立长期联系,同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关怀与帮助。通过特色小课堂,结合学校三航特色,科普飞行原理,筑梦志向飞翔;通过描绘梦想,指导孩子们以手绘,折纸等形式描绘对未来的梦想;通过助力微心愿,以暑期实践为平台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小小的微心愿,开启梦想的大门。以实际行动践行帮扶初心,在情感陪伴,学业帮扶,志向引领方面暖心护航,携手助力事实孤儿健康成长。
【团队介绍】
团队以
事实孤儿(指虽有双亲,却因父母患病、入狱等特殊原因而得不到妥善抚养的儿童)为服务的主体对象,重点围绕生活缺乏照料、心事难以诉说、学业缺乏指导等现实问题开展暖心服务。作为数学学院长期立项的实践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形成以15人为核心组织团队,面向全校招收志愿者的运行模式,截至今年暑假,团队已经累计招募
1255名志愿守护人,为事实孤儿开展
持续的、全方位的心灵陪伴、学业帮扶、科普励志公益活动与课程。
【实践背景】
事实孤儿指的是因父母重度残疾、服刑、重度疾病、失踪、弃养等原因,导致理论上有监护人,
却得不到妥善的抚养并且也无法纳入孤儿保障体系的儿童。他们认定较为困难,并且帮扶政策体系不完整,现有帮扶也存在很多痛点。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大多数存在
心事难以诉说,学业缺乏指导,梦想需要激发等问题。据调研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50万的事实孤儿,仍有近20万未纳入政府保障体系。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对儿童特别是孤残儿童,全社会都要有
仁爱之心,关爱之情。
掷梦于天际 传教于内心
7.3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踏着七月的序曲,团队成员们前往西善社区开展了
创意课堂,逐梦飞翔活动。
团队成员们制作好了便于理解的PPT,并制定了折纸飞机的三种方法,向小朋友讲解;此后,我们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并让队员一一对应,负责教会小朋友折纸飞机;当然,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向他们抛出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以激发小朋友对问题的探讨与思考的好奇心。
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收获了游戏的乐趣,朋友的陪伴,这让他们如约加入了这个活动;也收获了在陌生边缘的试探的
勇气,以及对
温暖双手接纳的
信任,这让他们在
敏感脆弱的内心指引下,不断
敞开心扉,感受心与心的距离与力量。
同样,对于我们每一个团队的成员来说:在教授给他们技巧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收获了成长。不仅锻炼到了
组织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也让我们自己切身实际地意识到了
目前社会对事实孤儿帮扶存在的痛点是十分深刻的。
志愿者们用长期持续性志愿服务践行阳光“1+1”公益初心,在情感陪伴,学业帮扶,志向引领等方面,坚守我们大学生们
向上向善的本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事实孤儿。
在政府社会的帮扶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助力建设和谐社会,共筑美好家园。
西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笑声和每个同学与孩子心中的温暖汇聚在一起,随着放飞的纸飞机,最终飞翔徜徉在无尽的蓝天当中。
温馨折纸,默契陪伴
7月4日,我们来到小爱(化名)的家中,在她家里,我们受到了她母亲的热情接待。小爱母亲是一位聋哑人士,独自照顾孩子很不容易。我们耐心地用纸笔和她进行交流,也开导小爱和我们深入交流。
团队成员用折纸的方式打开小爱的心扉,引导她描绘心中的梦想,帮助她找到生活前进的目标和希望。在交流中我们发现虽然小爱很
羞涩不太爱说话,生活环境较为复杂的她却在内心深处怀揣着远大志向,她的坚强勇敢深深感动了志愿者!
对于团队来说,和小爱小朋友的活动交流是一个缩引:我们愿能用实际行动
打开她孤独的心门、为她送上一份真挚的温暖,也为她的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同时也承诺,志愿者们将
坚守初心,将这份温暖与感动传递下去,去持续性帮助更多的事实孤儿。
温暖陪伴,童心绘梦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宁(化名);
她有一双稚嫩却灵活的小手,一进门便拉着我们;
她有一个装满奇思妙想的大脑,古灵精怪,喜欢用画笔描绘世界的美好与奇妙。
她也有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成熟与稳重,她也懂得了许多超出这个年纪的知识与经验,甚至在理应是我们影响她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她也无时不刻在影响感动着我们。
7.5日,团队成员来到小宁(化名)的家中。与小爱不同的是,小宁性格活泼开朗,她的妈妈同样也是一位聋哑人。通过与小宁妈妈用纸笔进行交流,我们发现小宁与妈妈都在积极地生活着。但是在和小宁一起通过画画的方式描绘梦想的时候,却发现小宁对未来没有方向。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宁表示对未来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通过志愿者们的耐心引导,她说:“我要好好学习,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也要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回报社会对她给予的帮助!”
学业帮扶,心灵关怀
后来我们询问小宁成绩的时候,她说自己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对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抵触,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中也没有人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
为助力实现教育公平,志愿者们
针对英语等方面的学习给了她一些
实质性的建议和个人学习经验,
并且承诺每周末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带小宁练习英语。遇到困难问题,也可以直接与一对一志愿者联系,志愿者将视情况通过线上或线下等方式基于具体行动上的帮助。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小宁找到自己了的学习节奏,攻克难关。
分别时,我们和小朋友许诺之后会保持
长期的联系,持续陪伴小朋友的成长,并衷心祝愿小宁能够继续保持
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
【实践感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选择“阳光1+1”,因为父亲外出打工期间我也曾受到过类似的帮助,感到非常温暖,希望通过这种
温暖的方式去
陪伴他人,延续爱心。我们本次陪伴的小朋友,是单亲家庭,母亲是聋哑人。但是小姑娘内心深处的坚强勇敢,让我深为感动。也许这也是社会实践的意义之一,
在陪伴的过程中,不仅是我们在引导他们,他们也同样在教导我们。
——082140120李成
与小朋友们相处的这短暂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他们的
青涩与懵懂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希望。因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孤僻不爱讲话,但在我们的陪伴下他们
开朗了许多,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自己
绵薄之力却可以成为他们
生活中的一束光,我真的非常开心看到他们快乐的样子,愿他们可以一直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一直一直快乐下去。也激励了我要
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努力学习,锻炼自己,去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
——082020115马孟豪
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切身感受到
事实孤儿的困境与无奈。所以我希望能够在暑假以线上的方式陪伴小宁,在下学期抽空去她们家继续和她玩耍,
给她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持续陪伴她的成长
,真正发挥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意义,以微薄之力关爱真正有需要的人。
——082140105张婉妮
我们致力于打造可持续性的情感陪伴服务,让每个事实孤儿都能感受到爱与被爱,引导每个孩子
放飞理想,筑梦蓝天。通过志愿者们的温暖陪伴和用心呵护,孩子得到了心灵、情感上的慰藉。短暂的陪伴,足以栽下梦想的种子,
我们每一位阳光“1+1”暑期实践团队中的成员也会在之后的时光中继续陪伴孩子们成长,用热情与热爱让梦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用梦想引领孩子们长大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始终立志于
用青春担当传好爱的接力棒,让事实孤儿不再事实孤独,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自己的社会价值,为国家建设筑本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