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湖南长沙、花垣县实践团
“朱楼通水墨,沙暖一双鱼。”继前往岳麓书院的实地访谈调查后,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湖南长沙、花垣县实践团立足社会实践,前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恒达社区,探寻“求是”精神于社区基层治理的深刻体现与生动实践。
实践团成员与刘朝辉书记合影
恒达社区服务中心地处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二环一段956号,是三十年前城郊结合部的第一个居委会。三十年后,恒达社区实现了向“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的转变。三十年前后恒达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着实践团队对基层治理学问的探究以及所蕴藏的“求是”精神的探寻。
实践团成员参观“520服务站”
在做好充足的背景调研、行程安排以及联系人员等前期工作后,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湖南长沙、花垣县实践团决议于7月15日上午9时抵达恒达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首先前往了恒达社区服务中心,参观了居委会为社区居民开办的托儿所、社区妇女儿童之家早教中心、老年食堂等场所。通过实地参观,实践团深入感受了社区基层治理的井然有序,充满感性与温度;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社区基层干部为居民服务所体现的“求是”精神。
实践团成员与刘朝辉书记于座谈
此外,实践团联系了恒达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中国好人”获得者刘朝辉以及社区其他基层干部。在他们的积极帮助下,实践团于恒达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进行了一次座谈会。通过本次座谈会,实践团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刘朝辉书记如何认真积极倾听群众诉求与愿望,走家串户,广泛收集民意,感悟刘书记于身体力行中所展现的“求是”精神。同时在座谈会中,刘书记向我们介绍了“莫等闲未成年工作室”,通过号召老党员和退休教师为服刑人员儿女展开教育等措施,更深一步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展现社区工作的温度,实践团通过这一工作室对“求是”精神理解更加深刻。
刘朝辉书记于工作中
在座谈会中,刘朝辉书记面前厚厚的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她说:“社区工作者需要记笔记,要记录居民诉求,也要记录我们所应解决的问题。”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触动着实践团,也推动实践团对“求是”精神的进一步探寻。在座谈会的最后,刘书记还对实践团的青年们提出了殷切寄语:“要牢牢记住来时的路,牢牢记住党的嘱托,要彰显青年人的活力,同时带动我们周围的其他人。”听完刘书记的寄语,实践团的各个成员心中如波涛般激涌,也必将牢记刘书记嘱托,不负期望,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深刻领悟“求是”精神,同时加深对社区基层治理的认识并积极践行社区实践志愿活动。恒达社区的实践活动圆满收幕,实践团关于“求是”精神向着知行合一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