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7月12日,西安航空学院计算机学院的"计荡青春”非遗传承实践团来到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参观文化馆展览、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增长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和老师们了解到馆内展览背后的故事,并学习到陕西省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例如陕西剪纸和陕西合阳县面花等。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非遗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图为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展馆内展览。
本次实践不仅增加了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而且让队员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员们观赏剪纸作品。
文化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推广者。它有着丰富的文物藏品,展示通常也由物件构成,但是博物馆的展示并非只是物件、展品的简单堆积和摆设,而是通过精心选择、合理排列来表述传统。从而更加生动且直观地增加传统在现代的可理解性。实践结束后,计算机学院的"计荡青春”非遗传承实践团对参观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实践走访进行总结讨论,并分享个人感受。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整理。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合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但社会物质文明的日益丰富,并不代表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在日益进步。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文化馆等媒介去了解、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文化强国之势才能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