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2023年7月-8月,成都大学商学院“阳光使者”实践队三次前往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重在研究其水蜜桃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围绕其产业发展衍生后产生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及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次调研,团队成员6人前往山泉镇进行产业调研。成员们首先到达了大佛社区,在前往的路上队员们对当地果农进行了访谈,了解了蜜桃种植质量、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绿色防控技术等,进入山泉镇水蜜桃种植示范基地后,队员们跟随乡民体验采摘产业,看原生态水蜜桃,观察水蜜桃生长状况。
第二次调研,团队成员9人前往山泉镇桃源村和花果村。通过问卷+访谈模式的调查,我们发现村里大部门年轻人在外工作,平时是由家里老人管理桃林。年轻人一般会在5、6月份回家帮忙套袋,一直到九月水蜜桃采摘结束后再出去工作,他们会向同事朋友推荐山泉镇的桃子以扩大销量,减少销售压力。同时我们了解到龙泉镇水蜜桃的主要品种有晚湖景、24号、霞晖8号、白凤、红玉、黄玉等近二十个品种,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可达5万余吨,成熟期从5月下旬持续至8月中下旬,早熟桃和晚熟桃价格差异较大。所需成本包括肥料、农药、果袋、人工,平均一亩地投资一万元,产量在600斤以上每亩,平均收入约为5000元每户。
第三次调研,在团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联系了山泉镇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跟随其到达水蜜桃示范基地,实地察看基地的种植情况。并在该负责人的讲解下了解到政府部门对山泉镇产业发展中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关于村民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给出的预计解决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激发山泉镇水蜜桃产业的活力,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等多方面作用,进一步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立足实践,因地制宜,针对性地改善农业条件,解决现有矛盾,更好地优化山泉镇农业基础设施,让山泉镇水蜜桃产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