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南阳宛城,“望闻问切队”解码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5-02-20
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望闻问切队”成功申报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南阳市宛城区‘三产联动’模式为例”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调研,探寻中医药文化品牌IP打造的创新路径,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该实践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的焦俊峰教授指导,团队成员包括队长祁姣阳、宣传员黄高聪、安全员张诲芝及其他成员熊西晨和张浩阳。寒假期间,团队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围绕中医药文化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项目背景与意义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探索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南阳市宛城区积极践行“三产联动”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对其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助力中医药文化在全国范围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经济潜力。
项目内容与方法
团队深入考察宛城区“三产联动”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的实践现场,先后走访医圣文化产业园、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艾草文化展览中心及艾草种植基地。在医圣文化产业园,体验中医药与旅游、养生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于中医药管理局,详细了解中药材品种及农户合作模式;在艾草文化展览中心,与企业负责人探讨加工、销售环节创新举措;在艾草种植基地,与种植户交流艾草种植周期和收成情况。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发放问卷、采访从业者等方式,广泛收集各方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当地产业、文化政策进行综合分析。问卷内容涵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对产业发展的期望等;采访对象包括中医药专家、企业经营者、种植户等,全面获取一手资料。
项目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期望总结出宛城区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IP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为其他地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同时,撰写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推动地区经济与文化强国建设协同共进贡献力量,促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结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望闻问切队”的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探索,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征程中留下属于青年学子的奋斗足迹。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望闻问切队”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望闻问切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山东非遗传统舞蹈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2025年2月,胶州秧歌、高唐落子舞和商羊舞的教学传播活动在山东济宁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0
- 嘉兴南湖红船社会实践活动简报
-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嘉兴南湖红船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前往浙江嘉兴开展了以“感悟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19
- 以我来时路 赠君前途灯
- 为了宣传河海文化,弘扬河海精神,并引导更多的高中学生了解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启动了名为“源泉工程”寒假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19
- 泰山之巅,文化传承正当时
-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桑梓情深,繁荣寻梦”实践团踏上了泰山之旅,他们的脚步不仅是对五岳之首的攀登,更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