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影忆峥嵘:红色观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精神洗礼
支部组织集体观看了经典红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通过《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和《护航》这七个深刻的历史瞬间,生动串联起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观影前,团支书进行了精心准备的历史背景导入,详细阐述了影片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观影兴趣与情感共鸣。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情绪随着《前夜》中争分夺秒确保万无一失的紧张、《回归》中分秒必争升起国旗的庄严等情节而起伏,深刻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观影结束后,支部趁热打铁,组织了深入的小组讨论会,围绕“影片中最触动你的细节”以及“当代青年如何传承影片中的精神”等话题卡展开热烈交流,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随后进行的“党发展重要事件排序”趣味互动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通过亲手排序重大历史事件卡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党史知识,深化了对红色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与认同。


二、探迹承精神:走进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沉浸式研学
支部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了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富有深意的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在庄严肃穆的馆内,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武昌首义 福州光复”、“黄花岗起义福州烈士”等主题展区,驻足于泛黄的文献、复刻的武器、珍贵的老照片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真切感受到林觉民等革命先辈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与坚定信仰。互动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辛亥革命知识问答通过电子屏竞答的形式,让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而最具创意的“红色遗迹毛毡板创作”活动,则要求同学们将散落全国的各处红色遗址照片,通过绳线和图钉精准对应到中国地图毛毡板的所属省份位置上。当一根根绳线最终交织成一张覆盖华夏大地的红色脉络网时,革命火种如何在神州大地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画卷清晰呈现,使同学们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内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在英烈事迹陈列前,同学们集体诵读了孙中山先生的题词,“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字字铿锵,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回响。


三、青春暖夕阳: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与锤炼担当
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将温暖送入社会,组织开展了“青春暖夕阳,担当践初心”志愿服务活动,兵分两路,分别深入福茵养老院与福州希尔顿酒店。在福茵养老院,同学们化身温暖的使者,首先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老年人膳食知识宣讲,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讲解营养搭配与饮食禁忌,老人们听得专注,互动频频。随后进行的祝福贺卡制作、DIY手工花、拓印福字等环节更是温馨满溢,彩纸在指尖翻飞化作朵朵繁花,朱红“福”字在宣纸上绽放吉祥寓意。同学们与老人们亲切交流,一句句手写的祝福承载着深厚的情谊,李奶奶捧着贺卡感动不已。在老年健身操环节,同学们带领老人们舒展身体,欢笑声与活力充满了整个养老院。与此同时,在福州希尔顿酒店,另一组同学则展现了严谨专业的一面,他们积极投入宴会厅的布场志愿服务。在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人细致耐心地折叠椅套,确保每一处褶皱都平整服帖;有人精准无误地摆放餐具,力求餐碟、刀叉的间距分毫不差;还有人发挥创意,精心装饰场地,使花艺与灯光和谐相映。从宏观布局到微观细节,同学们全程投入,将志愿热情转化为高效专业的行动力,赢得了酒店负责人的高度赞扬:“你们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这么细致,不愧是有担当的年轻人!” 这次志愿服务不仅为老人和酒店送去了温暖与支持,也让同学们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从光影世界到红色足迹,从校园课堂到广阔社会,25级网新3班团支部以“红色教育+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为清晰主线,成功地将青春活力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他们不仅用内心感受了历史的厚重与温度,更用行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望未来,网新3班的学子们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以镜头记录时代,以创意传播正能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播中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他们将以实际行动持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挺膺担当,不负青云之志;共赴山河,续写至诚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