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建设富强中国
作者:朱晓蕊 蔡慧敏 王莲俊 来源:朱晓蕊 蔡慧敏 王莲俊
六月的骄阳似火,映衬着青春使者激情燃烧的岁月。怀着对英烈们的无比崇敬和对民族同胞深切怀念的心情,安徽工业大学五湖四海成一对前来追寻当地红色资源,我们参观了南京雨花台景区。南京雨花台地处南京市雨花台区,毗邻中华门,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更是一处红色旅游胜地。她以博大的胸怀拥抱着3000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此传礼授农,到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空前盛行而感动佛祖,落花如雨,化为遍地绚烂的石子,使“雨花台”由此得名。
进入明清两代,更是衍生了“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历代文人墨客不吝笔墨,在雨花台留下久咏不衰的诗句。“台下缤纷花正雨,不为人间洗劫灰”,不正是雨花台历史上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吗?南京雨花台亦因独特的地形,让历代英雄豪杰写下了光照千秋的壮丽诗篇。东晋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名将岳飞于此痛击金兵,太平天国保卫战在此战犹酣,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悲壮惨烈……这些,无不让雨花台烽火连天、弹痕累累。
更使人肝肠寸断的是,1927年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10万之多!“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名”,难道不足以让人们对雨花台景仰和神往吗?踏进雨花台北端的大门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处在三面环山中的烈士群雕,向人们再现了先烈们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通过两侧的环陵大道,面前出现的是雨花台主峰,上面矗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其南边的山岗上是一座大型建筑,颇具民族风格,这就是“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门南北两面雕有“日月同辉”,馆内陈列着烈士们的遗像、遗书和遗物。所展出的179位英烈的生平事迹和1529位烈士的姓名,突出了他们的崇高理想,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站在一幅幅英烈的遗像前,默诵一封封仁人志士的遗书,凝视着一件件壮士的遗物,我们的心情无法平静,脑海中顿时呈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只要主义真,杀头不要紧"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悲壮场面。在那长夜难眠的岁月,那些“觉醒"着的人们--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探求革命真理,寻找光明道路,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天下劳苦大众幸福自由、人人平等。
他们矢志不渝“要消灭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们创下了“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他们让每个活着的人肃然起敬。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新时代。我们见证着无数革命烈士夙愿的实现,我们要更加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切莫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纵容自己享受青春,要学习烈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及不忘知识、不倦求学的求知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刻苦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在奋进中不断超越自我,无愧先辈的嘱托,无愧于党的关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正如热血沸腾的青少年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党献辞”的铿锵誓言那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建设富强中国
- 6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五湖四海成一队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追寻学习,先烈们表现出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 社会实践活动 08-10
- 北京科技大学丝语沙洲实践团之玄奘传说
- 玄奘传说是流行于洛阳市偃师地区的民间文学。2021年5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申报的玄奘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 社会实践活动 08-10
- 走进红军纪念馆,学习长征精神
-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我国改革发展巨变,同时深入领会和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实践中受
- 社会实践活动 08-10
- 增强防疫意识 共创美好明天
- 自2019年12月起,我们的生活一直受疫情影响,作为新时代青年小组成员开展了暑期社会公益活动,对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陈桥社区进行调研并
- 社会实践活动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