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奥会“遇见泥塑创意课8月4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四川三台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上了泥塑创意画一课。主讲老师朱薇以冬奥会为主题,与流行于陕西、河南等地的泥塑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耐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模仿创造中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热爱,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图1 泥塑创意课课堂
聚焦冬奥,营造乐学氛围课堂初始,老师用冬奥会宣传海报、吉祥物宣传片,来引发孩子们对冬奥会的积极讨论,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运动竞赛,更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盛宴,国宝大熊猫和传统工艺品红灯笼,被艺术加工成人见人爱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融融“,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为世人瞩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以亲切可人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精美的配图和与活泼有趣的视频,充实了孩子们对艺术世界的想象,共同惊叹于中华传统艺术的灵动与优雅。孩子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课堂时光的流逝中愈发坚定。

图2、图3 老师以冬奥会海报和吉祥物宣传片引入课堂
动手实操,为想象插上翅膀理论讲解完毕后,是快乐有趣的动手时间。课堂实操任务是用黏土制作一幅冰墩墩或雪融融参与奥运会的场景,同学们纷纷拿起身边可以使用的材料,把脑海中的想象一步步地呈现在自己的掌心。在学习泥塑的过程中,师生沟通融洽,孩子们积极提出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而老师则持续关注学生创作的过程,不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创作支持,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性。最后,妙趣横生的泥塑课堂在一幅幅精美作品的诞生中,落下帷幕。
图4 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泥塑步骤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