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三下乡:星罗燎原,重游红色故土
罗佳杰/文 熊依娜/图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学院赴江西红色基地走方队
在党的百岁华诞之际,为重温南昌起义的历史,弘扬八一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感受党的光辉历程,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赴江西南昌追溯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足迹,来到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此次活动围绕‘星火燎原,重游红色故土’主题,通过跟随导游学习党史知识,重游革命旧址,线上发表问卷等形式进行开展,旨在深入了解党史知识,弘扬八一精神,助力红色教育。
这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新中国的人民军队从这里一步一步从这里走出去,虽为星星之火,却在全国各地掀起工农运动的燎原之势,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走访队员一走进纪念馆中,映入眼帘的就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雕塑作品,一只从地下伸出的手正扣动着步枪的扳机,随时准备向着天空看枪射击,后面的将士们在八一旗帜的鼓舞下,都正提着枪支向着战场冲杀。象征着我党拉开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们。走访队员对八一军旗行注目礼。
随着走访队员们的不断深入,见到了许多南昌起义时期的使用过的物品和当时的照片,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下,历史书上的的人物们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详细经过后才知道起义的过程也并非一番风顺,看似共产党两万兵力碾压敌方三千兵力,竟也潜藏着那么多危机四伏的时刻,如张发奎的突然反共、张国焘误传中共中央的指令、进攻时间的泄露、敌方军队对革命军队的包围堵截等等。除此之外,人民军队相比敌军较为落后的装备也让队员们更加体会到了革命斗争时期条件的艰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军队,克服重重困难,并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通过一个狭小昏暗的通道,走访队员们来到了英灵殿。殿内没有多余的摆设,整体比较空旷。映入队员眼帘的便是我们的革命战士在墙上的塑像,走在中间的是周恩来总理,紧跟其后的是参加起义负责各大战区的主要负责人,排在两侧的是戴着军帽的士兵们,在他们的旁边还有竖着滚动的车轮。他们的目光都不谋而合地望向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这些参与起义的战士们的名字都用烫金深深地刻在了厚重的墙壁上,也同样深深刻在了95年后来到这里的队员们的内心深处。
随着参观的逐渐接近尾声,队员们来到了军队开始出发的地方。展厅上方的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承载着军队的不断进步发展,而电子屏幕中的现代化旗帜模样将队员们从血流战场拉回现实。而展厅下方的金银勋章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记录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军队士兵的战功。中国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始终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在边防哨卡前沿、在抗洪救灾一线等等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用新时代的要求展现着南昌起义时的伟大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感受“八一精神”。中国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展现的精神力量一直在传承发扬,带领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行。
结束参观学习后,按照原先的计划,团队于晚上七点通过线上会议进行红色文化宣讲,以如何更好的发扬八一精神以及加强对于红色景点的建设为主题顺利进行。演讲者从弘扬八一精神的意义切入,宣讲红色教育的重要内涵,讲解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最后依据与工作人员交谈的心得以及一个月的线上问卷的数据基础,结合个人思考总结,展现了南昌市现今红色文化的建设和宣传现状。然后分散在江西各地的其他队员们也根据自身对于当地红色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调研成果,展现了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以及当地的红色文化建设,最后写出了对于江西整个红色文化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