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助力雨衣产业振兴

作者:钱钰 来源:钱钰
为宣传雨衣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8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起创新创业训练营”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百兴集团和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雨伞作坊进行一对一实地采访,实地探访雨衣产业的基础布料及塑料膜的生产制作,了解雨衣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支持,并寻找能够助力产业振兴的方法。
百兴集团产品众多,周边分散的雨衣手工作坊则是通过小型机器或私人手工加工,每家负责的并不完全相同,在一条街上可以初步构成了产业链,由大厂带动小作坊,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8月15日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常州市,通过采访百兴厂长、手工订扣的人员、负责仓库人员,和亲自参与制作雨衣来了解当地雨衣的生产模式,发现了当前雨衣行业所面临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雨衣制作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文珺 供图
通过团队成员的实地采访,了解到,在疫情严重的时候,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就需要关门停止制作,而小型的手工作坊对人的依赖比机器高,许多工序需要手工完成,不能聚集的话,很多工序都无法完成。疫情严重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订单,即使有的时候有订单也完成了但是快递又发不出去,就会影响收入。除此以外,现如今公共交通发达,自行车的数量没有以往多了,社会的需求量就不是很大,而且该地做的是传统雨衣,现在市面上各种好看的雨衣层出不穷,供给大于需求,竞争激烈,雨衣销量不如以前。
根据上述的问题,团队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对于小作坊而言,疫情期间虽然不能聚集到一起,但是既然雨衣的生产人的因素比机器的因素更重要,那么就可以对外派发一些订单,让有相关技能的人将材料拿回家进行制作,这样不仅可以在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增加产量,还能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对于现在销量减少的问题,当地小作坊可以学习现在比较时兴的直播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向大家展示雨衣制作的全过程,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增加了对雨衣的宣传。在常州市实地调研的时候,团队成员也有幸亲自进行了一次雨衣的制作,了解了完整的雨衣制作过程,感觉到非常的有意思,因此,团队成员认为,当地雨衣产业可以通过让顾客DIY亲自制作雨衣的方式,来拓宽现有的销售方式,就像蛋糕店可以DIY蛋糕一样,雨衣也可以让顾客亲自制作,给其打一个标语,比如亲手做雨衣送给身边重要的人。当然,现在一些城市对公交车进行限速,那么原本乘坐公交车的人就很有可能转骑自行车或者是共享单车,雨衣的销售可以更多的向这些城市倾斜。甚至,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像共享单车一样提供共享雨衣,或者与共享单车的供应商合作,在共享单车里增加雨衣,这样如果消费者要去的地方不太远,即使在下小雨的时候,一部分消费者也会愿意骑共享单车的,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人骑共享单车,也就可以更好的减少人们开车造成的污染,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举两得。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喜欢漂亮的雨衣,导致传统雨衣的购买减少的问题,时代在进步,传统雨衣也可以在保留原有基本特色的同时,进行一定的改良,满足大众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虽然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雨衣也不仅仅只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穿,如果改良的足够好,即使是走路,在下雨的时候,也还是可以穿的。
随着调研过程的逐步递进,团队成员一步步深入了解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雨衣产业社会现状。虽然,传统的雨衣行业面临着一些生产的瓶颈,但是时代在发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青年志愿者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给予的强大政策支持体系逐渐完善的前提下,绘出乡村振兴新蓝图指日可待。

图为团队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文珺 供图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9-08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碳达峰,碳中和”宣讲活动
  • 我国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
  • 社会实践活动 09-0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