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寻迹特色民俗,传承地方文化

作者:高菲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深入了解威海花饽饽的制作技艺、探寻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1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员前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一家花饽饽作坊,学习制作花饽饽。

探索制作技艺,感受传统民俗。

实践队员了解到,前来订做花饽饽的顾客主要是为小孩过周岁生日、老人祝寿、结婚等场合准备。花饽饽以鸡蛋、面粉、花生油为主要原料,工艺复杂,制作者使用各种工具将面团揉捏出不同的形状,还需要经过果蔬汁上色。花饽饽好吃,关键在于原料选得精,“受面”守得好。“守面”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均匀地揉。面“守”得越久,蒸出来的花饽饽就越筋道、越好吃。一块普通的面团在制作者的手中变成一个形状逼真、色彩鲜艳的花饽饽。

传统的花饽饽使用蒿酵——一种自制的发酵材料,进行制作。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勤劳的威海妇女就采摘新鲜的蒿草,用来制作蒿酵。玉米面加水捏成圆饼状,用桃叶和蒿草包起来,用绳子捆紧,将其放在通风处发酵,等到重阳节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掰下适量的蒿酵,用清水化开,在加入鸡蛋面粉等原料,揉成面团等待醒发。

拓展销售渠道,传承传统民俗。

对威海人来说,最好吃的还是家里做的花饽饽。随着制作和销售花饽饽的小作坊越来越多,专门制作花饽饽的大企业逐渐增多,消费者有更多渠道购买花饽饽。威海当地许多超市的面点销售区有花饽饽的身影,还有高度达一米的大型花饽饽展示,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能看到推销花饽饽的视频。做大做强文登花饽饽产业,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强力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花饽饽品牌。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亲访友的礼品渐渐的被各种便携的礼盒所替代,但胶东人招待宾朋的餐桌上,大饽饽是主角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文登花饽饽不仅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且还出口到国外,让中国这一过年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实现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1-03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漫游海丝苫景,赓续海草遗
  • 走访乡村振兴典型 感悟乡村发展生命力
  • 走乡村,访典范,寻乡村发展金钥匙。2023年1月2日至3日,曲阜师范大学“爱无限,暖冬行”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开展“围绕乡
  • 社会实践活动 01-03
  • 翻转折叠演万象 撕烫剪刻话春秋
  • 为了弘扬文化自信,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风俗特色,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位同学组成“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 社会实践活动 01-03
  • 曲师大数科院“观览党史笃精神,赓续红色葆初心”
  • 实现黄河治理,传承黄河文化
  • 山东学子三下乡:弘黄河文化之脉,铸青年自信之魂
    “滔滔黄河水,漫漫文明路。”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
  • 社会实践活动 01-02
  • 聚焦地域特色文化 探索乡村景观发展
  • 聚焦地域特色文化 探索乡村景观发展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2年12月,曲阜师范大学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召开第一次会议,为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 社会实践活动 01-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