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巫溪,触摸历史

作者:简雯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证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读懂并珍视文化根脉,保证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如一,7月7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重庆市巫溪县参观宁厂古镇和位于白鹿镇的荆竹坝岩棺葬墓群。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乘坐长途大巴到达宁厂古镇的河对岸,参观了龙君庙盐池遗址。盐池位于一楼房内部,这里的泉水从楼上飞泻而下,源源不断,泉水池里还有一座龙头像。宁厂古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在大宁河支流后溪河畔,志愿者们需要通过岩泉铁索桥进入宁厂古镇。宁厂古镇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块年代已久的黑板,黑板上面写着有关制盐的消防安全知识,可见当时非常重视在制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随后,志愿者们沿着宁厂古镇的青条石路一直往里走,看到了许多老房子都已变成危房,但在人们的保护下,它们仍能屹立不倒。
QQ图片20230707212341
图为宁厂古镇 张婧谍 摄
活动最后,在志愿者们登上长梯参观完吴王庙遗址后,他们驱车来到荆竹坝岩棺群。棺群正处在大宁河的支流荆竹峡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展现着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文化。志愿者们在看到悬崖峭壁上的荆竹坝岩棺群后,心里有着诸多疑问,“古人是如何把棺材放上去的呢”、“这些棺材放这么久,为什么还能存在呢”。如今,志愿者们透过棺群,充分感受到古代巫溪人民的特色文化和工匠精神。不仅因为其长期的历史,还因为其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宁长古镇现虽无人居住,看似失去了生机,但它仍存在与人们的记忆中、人类历史里;棺椁虽承载着死亡,但荆竹坝岩棺群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在悠悠历史中留下了独属于它的烙印。
记者:简雯
摄影:张婧谍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8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心旅巫溪,触摸历史
  • 心旅巫溪,触摸历史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志愿活动之参观宁厂古镇、荆竹坝岩棺葬墓群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探文字本源,展文化自信
  • 探文字本源,展文化自信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舞开心超人,展青春姿态
  • 舞开心超人,展青春姿态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舞蹈课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答知识之题,育民族之才
  • 答知识之题,育民族之才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知识竞答课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 妙手丹青绘彩墙,助力振兴添新韵
  • 舞动青春风采,共助乡村振兴
  • 舞动青春风采,共助乡村振兴
  • 2023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
    乡”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舞蹈课堂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 古镇拾遗风,石棺体文化
  • 古镇拾遗风,石棺体文化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宁厂古镇、荆竹坝石棺群参观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 学中华文化,感汉字魅力
  • 学中华文化,感汉字魅力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
  • 社会实践活动 07-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