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青少年人才培养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为了给乌镇地区的学生带去更广阔的视野和科技创新的机会,7月7日,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在乌镇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实践活动,通过志愿者们认真细致的服务,充分展示了科技的奇妙和趣味。
科技助学,创新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乌镇支教实践中,志愿者们借助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编程工具等,为学生们开拓眼界、掌握科技技能,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同时,研学育才也是这次支教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们通过组织“两弹一星”宣讲会,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科技助学,研学育才。“科技助学,研学育才”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魔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热爱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