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佳娴 陆毅)为提高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学子在假日期间的防诈意识,度过一个安全且快乐的假期,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暑期社会实践团寓教于乐,举办了防网络诈骗知识宣讲、重彩油画、水果部位识别和制作香囊等四个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活动。
谭建颖和蒋双全先后为同学们带来了防网络诈骗知识宣讲和重彩油画两个活动。首先,防网络诈骗知识宣讲活动主讲人谭建颖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1、什么是诈骗;2、校园电诈类型;3、如何防诈。环环相扣,深入浅出得认识诈骗,提高自己的防诈骗能力。现如今的诈骗手段数不胜数,让人防不胜防,但是只要诈骗行为一天不绝,防诈活动就一天不停。

图为谭建颖讲解防网络诈骗知识
重彩油画活动主持人蒋双全在作画前为大家做了相关介绍。趣味性活动的到来成功引起了不少同学的注意力,原本安静的课堂开始逐渐躁动。重彩油画是一种入手简单,但是特别考验同学们创造了的一项活动。如果想要创作出好看的作品需要创作者做好颜色搭配、结构层次和图画立体感等。借此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丰富学习之余的生活体验。

图为蒋双全讲解重彩油画方法
正青春的一中同学们脑子里总是充满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加上敏锐的色彩分辨力和娴熟的动手能力,很快就投入到了油画创作中来。但也不乏一些相对活跃的同学频频“耍宝”,活跃气氛,整个活动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最后的成品也像作者一样各有特色。

图为部分同学重彩油画作品
梁佳洁和周洁帆分别主持水果部位识别和香囊制作两个活动。首先,梁佳洁以“将有趣的生物专业知识与实际接轨,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们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不为他们所知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科学乃至所有学科知识的探索欲”为目标,帮助同学们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水果的可食用部位的名称。
水果识别以上台讲授为主,主持人的讲解分花的基本结构、果实的基本结构和常见水果食用部分三部分。实践团准备了西瓜、李子、梨子、荔枝和柠檬五种常见水果,以便于加深同学们对果实可食用部分的理解和记忆。即使胎座、聚花果、花托以及花被等词语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主持人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参与者也基本上能有所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授部分完成后,主持人分发了水果,让同学们进一步观察。这也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性——实践性,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图为梁佳洁在讲解梨果的食用部分
紧跟在水果部位识别之后的是制作香囊的手工活动,实践团怀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校园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愿景举办本次活动。与水果部位识别不同,制作香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同学们,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去创作。
在经过主持人周洁帆的简短活动介绍之后,同学们拿到的材料主要包括艾草、针线、一段短绳、一颗珠子和香囊布料。该活动主要是锻炼同学们的缝补能力,同学们不仅可以按照教程制作香囊,也可以依照自己的爱好加上流苏等。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主要的问题有三个:针孔太小穿针不顺利,不能很好地缝合布料,不知道艾草应该放多少。实践团成员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手把手教学,帮助同学们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同学们手中的香囊也已经基本完成。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同学们和实践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提着香囊,踏着夕阳,带着欢喜,走向了家。

图为同学在缝香囊

图为同学制作完成的一个香囊
正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月11日的活动都比较注重实践。从上午的防网络诈骗知识宣讲到重彩油画到下午的水果部位识别到香囊的制作,无一不是需要去躬行的,也只有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好了。同时,将手工活动和知识宣讲联系起来,寓教于乐,助力炎陵一中学子梦想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