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山西晋中“深化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晋中市榆次区,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全方位感受历史文化气息。7月8日,实践队成员前往晋中博物馆。
晋中市博物馆是展示晋中特色地域历史和晋商文化的重要基地。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为主线,着重打造6大亮点,具体是“一村”、“一珍”、“一境”、“一街”、“一路”、“一彩”,展示晋中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精神。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猫儿岭墓群出土的青铜器
进入博物馆首先可以看到“岁月风采——晋中历史文化陈列”的主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观览了6大亮点,仿佛走过了一场晋中历史的穿越之旅。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远古先民生活场景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许公耑戈”,又名“许公”戈,出土于榆次区猫儿岭墓群。此戈的援刃锋利,中胡上有长方形两穿,援身上扬,两面均铸有相同凤鸟纹饰。一面援身及胡上有错金鸟篆铭文“许公耑戈”四个字。鸟篆文流行于当时的楚、越、许、曾等国,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晋中,山西腹地,三晋之中。赋有“千年古城有新韵,非遗魅力无穷尽”之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展现出晋中文化生态的新魅力。
图为实践小队在晋中博物馆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