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葫芦会说话

作者:于薏珊 来源:聊城大学时代晴雨表社会实践团队
假如葫芦会说话
为深入挖掘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于大众视野,7月15日,聊城大学药学院“时代晴雨表”社会实践团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葫芦雕刻博物馆举办以“假如葫芦会说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东昌葫芦雕刻博物馆,一个个工艺精美的雕刻葫芦映入眼帘,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与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于师傅交流中了解到,东昌葫芦雕刻作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葫芦形态多姿多样,用料考究,在制作过程中用到片花、雕刻(针雕)、镂空、烙花等传统制作工艺手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镜头记录了传承人于师傅雕刻葫芦的过程,以微型纪录片的形式记录本次学习过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魅力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学习雕刻技艺传承人于师傅身上的专注、坚守,追求突破、革新的大国工匠精神,同时呼吁新一代人了解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将不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篇章。(通讯员:赵迁 王燕)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长安大学赴咸阳袁家村“乡村振兴,青尽全力”暑期
  • 青春汇力乡村 逐梦振兴中华
  • 为了让当代青年学生深入体会乡村振兴为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增强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7月14日药学院“时代
  • 社会实践活动 07-19
  • 假如葫芦会说话
  • 假如葫芦会说话
  • 为深入挖掘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于大众视野,7月15日,聊城大学药学院“
  • 社会实践活动 07-19
  • 昆明蒙自听雨声,此心安处是吾乡
  • 为感受先人风姿,历史学院“苦旅新生,嘉荫长留”赴西南联大调研团队从芜湖出发一路来到湖南长沙,2023年6月30日,在考察了西南联大在
  • 社会实践活动 07-19
  • 情系支教学生,慰问温暖人心
  • 情系支教学生,慰问温暖人心
  •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鼓励“童心向党,筑梦成长”豫才乡村振兴推普支教队暑期实践开展情况,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王海霞、文学院党委
  • 社会实践活动 07-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