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食品安全为首,用药科学为先”安全用药实地考察调研宣讲实践服务团队赴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垦区八五七农场进行调研学习。
团队首先来到航化作业中心,了解航化过程,即用农用飞机装载农药进行喷洒,起到农作物病害防治的作用。据了解,黑龙江垦区由于种植面积较大,种植范围较广等地域特点,大多数农场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每年夏季是农场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集中期,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尤其是水田)通常就需要用航化的方式来进行农药喷洒。航化作业的优点是能够保证种植范围全区域覆盖,简便高效;而缺点在于受天气影响较大,高温、雨水、大风天气都会影响到农作物对农药的吸收,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
图为航化作业过程
药物的配方根据每年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农作物的长势来进行研判。不同阶段的药物配方不同,对应防治的病虫害和药效也不同,针对各阶段农作物的刚需来进行配方的调整。旱田作物如大豆主要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玉米主要以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腥黑穗、玉米螟等防治为主;水稻主要以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和稻飞虱等。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团队了解到,近年来,稻飞虱的威胁日益严重,十年前还不需要防治稻飞虱,而如今每年都需要抗虫药物来进行相应的防治。
图为小组成员在田间观察病害
图为参观农场
经过询问工作人员,团队发现,当地百姓对于安全用药的了解程度还是相对较高的。首先是合作社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农药的使用,每片种植区域都有相应的技术员和专业人员来进行把关,故不存在药物配方过量或过少等不安全因素;其次是在多年相似的种植模式下,如何用药、用何种药已经深入人心;第三是每年秋收结束后,会对本年度的收获进行取样检验,交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药物检测,来研判该年度的用药是否安全,对下一年的用药配方进行参考调整。
图为小组成员学习农药配比
图为喷洒农药装置
航化相对比传统生产模式,对农民的身体伤害减小,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也会相应提高。然而,如今的农药产品还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虽然见效较快,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相关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身体危害,以及农作物上少量的农药残留。如何能够向农民普及科学、绿色、高效、高产的种植方式和农田管理办法,以及安全用药知识,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当代大学生来扛起大旗,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