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乡传”北矿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RTJL 来源:亲身实践
我们去了怎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位置:柳庄户村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南部,有顺23路公交车直达村庄,交通便利。
村庄概况:
文化生活:村中规定有村规民约,住房建设整齐划一,家家户户配有独立的垃圾分类垃圾桶,村庄广场还修筑有大舞台,道路整洁,公共设施完善,留在村子的人幸福度较高。
产业结构:村庄主要发展五部分产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欧菲堡酒庄、火绘葫芦体验馆、分享收获农场和伴山雅集精品民宿民宿,五部分产业协调资金与政策一齐发展,表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详细介绍请期待之后的介绍文章哦~
关于在柳庄户的实践,听他们说说自己都感受到了啥?
留烁:柳庄户村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当下优秀乡村发展的真实面貌,第一感受到的是是环境美,进入村内首先看到的是整齐的街道,并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厕所环境很整洁,而且村内家家户户都有垃圾桶。之后感受到了村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文化可以赋能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乡村的振兴,无论是火绘葫芦中蕴含内容丰富的非遗文化,还是红色教育基地中的红色文化,亦或从淳朴乡风与村史馆中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都让村民与外来游客赞不绝口。村内产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酒庄不止于红酒的生产和销售,还延伸了文创产品以及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并且建造了红酒的博物馆。第二天,我们还参与了分享收获农场的劳动,体会到了作为新农人的一天。
瑞婷:通过实地的体验,自己能够体会到,基础薄弱的村庄自身的发展有时候需要借助运气,但最快速的最有效的发展还是要引进外来的东西,让外部的企业协助自己发展,柳庄户村特有的企业分享收获农场就是这样,发展到今天它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也有了自己的生存法则。这个与外部企业的有序管理,明晰的组织架构是分不开的。村民在厂内工作,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减少劳动力外流,不过由于是农业,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不太愿意参与其中,还需要更多的新模式出现。
林东:经过为期三天的下乡调研,我们团队深入了柳庄户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暑期社会实践。柳庄户村,最早听说是在新闻的“北京最美乡村”上,当实地到达村子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有点小惊喜,整个村子整洁干净、焕然一新,无论是道路的绿化,还是民用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不愧于“最美乡村”的称号。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团队,深入“分享收获”农村,切实体验劳动。整个农村也都是布局很整齐,瓜果包装车间十分干净。这个农村主打有机蔬菜等农作物,制作高品质的水果蔬菜,我们也走入田地,脚踏黄土,拔草、摘果,体验乡村的现代农业生产。
宇洁:我们在柳庄户村进行了为期两天一夜的实地调研,采访了当地群众及相关产业负责人。跟随孟老师的步伐,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与传统的红色基地不同的是,当地的基地复原了红军长征的经典场景(如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还原地道战的场面,结合真人cs、换装剧本等现代元素,将长征文化与现代融合起来。下午我们体验制作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产品——火绘葫芦。将村约乡规绘在葫芦上,以火绘葫芦的方式将村规推广到各家各户,促进乡村民风的建设。在采访牛大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火绘葫芦的发展利用“123产业链”,致力于将火绘葫芦的产业模式打包复制,与各省非遗文化联合合作,让火绘葫芦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各地。同时,利用北京的地理优势,在国际活动中加强宣传(如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国际交流会等),让火绘葫芦走向世界。
他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留烁:经过了柳庄户村的社会实践,首先感到的就是走出校园,走进乡村,亲身去了解,躬身去实践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和在课本上或者网络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乡村振兴绝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要面临很多的困难与挑战。经过和书记以及企业负责人的深度交流,目前村子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如流量不足,引流问题难以打通等等。乡村振兴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将乡村振兴的事业薪火相传。
待人真诚,礼貌都是相互的,待人接物都要如此,不能浮在表面看问题,如何得到第一手资料?真的到现场实实在在地看一下,真真正正地和在那里生活的人交流一下,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些东西。
瑞婷: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下来,体会最深的还是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现在想想,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年轻人的群体,他们的思维跳跃,敢说敢做,有八九点钟太阳特有的朝气,对于挑战与工作,他们总是愿意打破常规,从一个特别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容易把当下的流行元素引入传统体系,为一些产业引入新的流量,年轻人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一个新奇的想法就有可能让一个领域再次生机盎然。
林东:当我们收获了一桶桶、一箱箱的果实,尝到了可口的西红柿和桃子,我们感受到了实地劳动的成就感。躬身实践永远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切实用心的干了活,才能感受到活动的意义所在。这次我们作为大学生开展乡村实践,不仅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还将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提前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团队合作中也提前培养工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宇洁: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相辅相成,也给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一个思路:开拓思维,在红色背景薄弱的情况下,把广为人知的红色文化转为己用,结合现代元素,打造成村子特有的文化产业。积极思考当今形势下如何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在调研和思考的过程中收获颇多。
我们的收获未完待续——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哦~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4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微末凡尘,筑梦星河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三下乡团队开展义教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08-14
- “星火乡传”北矿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 “我们青年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不负大好河山的孕育,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青年人要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脚踏实地、勇
- 社会实践活动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