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结村落纽带:跨越200公里的乡村联结——山科学子三下乡

作者:马庆超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7月25日,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聊城市东昌府区蒋家屯,将此前在鹤壁市三家村学习的先进经验与当地村委和区管理处相互学习。

这是团队的到达的第一天。早上5点,队长熊雨心带领4名团队成员从济南省会赶赴蒋家屯姜庄村,与其协同的是满满的资料与收获。

早在5月15日,团队成员姜润嘉带队前往相隔178公里的河南省鹤壁市,寻找一位能干上进的村支书张桂芳。

她带领村民从“空心村”出发,积极整治环境,清除垃圾,修路铺水管,拆除危房,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建设第一个图书馆、篮球场、公共厕所和电影院,为村子带来积极变化。在她的努力下,村民们开始相信美好的未来。

如今的三家村成为了一座独特绚丽的“彩虹村”,沿着道路两旁遍布彩色房子,形成了一座被称为“彩虹桥”的石桥,将整个村庄装点得五彩斑斓。游客在走在主干道上,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彩色世界。村民家的廊柱、墙体、楼梯,以及道路两侧的围墙和厕所都被精心刷上多种鲜艳的彩色,与周边乡村建筑和环境完美融合。墙体上还绘有色彩鲜艳的画作,增添了更多艺术氛围。

张桂芳村支书非常热情,带领村委成员热情招待了实践队一行。

“希望让村民的收入蹭蹭蹭向上涨”当她被问到现在最大的愿望时回答道。她热情的向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治理村子经验,并且很乐意“墙绘”吸引游客的方法在其他村子普及。

  “自己做的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她谦虚的说道。

带着经过实践考验过的资料,团队成员来到了蒋家屯姜家村。远远看见一位老人倚靠在电动车上。他是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兵,笑容满面带着团队成员们来到当地的村委会。

“这不就是知青下乡嘛”老人边走边打趣道:“我当年也参加过。”
村民的热情鼓舞着团队成员的信心,在村委会内,团队成员见到了已经联系过的村支书。

团队成员结合大学生自身优势和社会实践总结,在村内交流、座谈、走访。给村内建立起依托“志愿汇”的服务机制,帮助申请资助性资金以发展当地儿童阅读,捐书,帮扶当地残疾贫困户等活动。

“确实也想发展,但是墙绘这方面目前统一规划到区镇统筹了”当提及学习三家村的先进经验,村支书介绍着目前的情况。

得知这个消息,队长熊雨心当机立断前去对接区管理处。

“你们干的这些都是好事。”了解团队的来以后,区管理人员笑着说道。“我记得不是有一个三家村好像也做的这个。“

“我们学习的村子就是三家村。”团队成员笑的回应道。拿出在当地学习的资料,介绍并一起规划着墙绘的实施方案。

“像你们干的都是好事,绝对支持!“

无论是姜庄村抑或三家村,皆蕴藏着无限潜能的宝藏,不断探索前行之路,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各自未来。在现实的磨砺中,村民们毫不畏惧艰辛,用勤劳和智慧耕耘着家园的田野,同时也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村庄的成长与进步,犹如幼苗逐渐茁壮,绽放出希望的花朵,闪耀着光芒。

作为大学生实践团队的一份子,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成为连接不同村庄的桥梁与纽带。怀揣热情和梦想,团队成员踏入这些村庄,不仅传递城市关怀与支持,更希望透过经验分享与学习,构建起连接各村庄的"高速通道"。

各个团队成员将竭尽所能,以行动践行诺言,与村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或许是在技术的支持下,或许是在创新的引领下,亦或是在教育的启迪下,村庄的蓬勃发展必将为祖国增添璀璨的一笔。

因此,让村民和团队成员一同努力,书写发展的新篇章,让每个村庄都成为希望的篇章,成为人们前行的动力。就像播种者耐心等待着收获的季节一样,青春鸿途团队也将在不懈的付出后,迎来村庄繁荣昌盛的未来。让大学生的脚步不止于一地,而是踏遍每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角落,让大学生的心灵不止于自身,而是与每个村庄的人们共鸣。只要心怀信念,携手同行,未来的道路定能越走越宽广,充满希望的光芒必将照亮前方。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5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西石油“为国争气,石大油我”实践队:走进输气作
  • 沉浸式学习与实践:将能源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 河海大学青年学子开展“观察木兰溪发展成就,推动
  • 深入乡村里,调研感真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