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过:“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满足并保护好少年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是培养一个科学家养成科学探索素养的重要内容。7月7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小白杨”实践团来到湖北十堰白杨坪九年一贯制学校,为当地的儿童带来丰富有趣的天文课堂,建筑课堂。
千古星河韵,孩童星空梦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浩瀚星空的好奇和探索就从未停止,从古代“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的诗句,或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浪漫神话故事,到如今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祝融号登陆火星,高能量光子观测突破……无不展现了中国人对于无边宇宙的向往,和一代代航天人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追求科学真理,探索自然奥秘,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动写照。在这个新时代,为了增加孩子们对宇宙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星空的好奇,引导孩子们对星空奥秘的探索,实践团成员江志豪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有趣的天文课堂。
图为实践团成员江志豪给孩子们介绍月球。
星空下的诗与远方,宇宙中的地球与人类
“望月亭,天空中,闪耀星光。”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唱响《小白杨之歌》,歌声中有对星空的向往和赞美。实践团成员江志豪以一个有趣的例子引出了课程的主题:如果外星人要给地球寄快递,快递盒上要写什么地址?他通过展示一张长长的地址单,让孩子们了解到宇宙无边无际的广阔,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是多么微小,,孩子们看着屏幕上不断缩小的地球,无数巨大的行星从眼前划过,不断变小直到来到人类已知宇宙的边缘。那种星际穿越般的震撼给孩子们带来了深刻的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更直观的感受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巨大差距,实践团成员江志豪将篮球比作太阳,让孩子们猜测在相同比例尺下的地球的大小,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起来兴趣,乒乓球,指甲盖,玻璃球大小,孩子们纷纷用手比划猜测。但当江志豪公布正确大答案时,孩子们都惊掉了下巴,原来我们生活的有着数千万生命,高大山河,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地球相对与太阳来说仅仅就只有一只蚂蚁的大小。

图为实践团成员江志豪请孩子们猜想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大小。
建筑演绎光阴,历史成就丹青“各色的建筑见证了我们历史的兴衰,时代的变迁,空间与时间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也会造就不同风格。”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建筑也随之变迁,从古代的金字塔、神庙、宫殿,到中世纪的教堂、城堡、庄园,再到近代的摩天大楼、博物馆、体育场,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建筑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艺术的认识和追求,也展示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建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它讲述了人类的故事,传承了人类的智慧,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实践团成员张家成带来的建筑课程将建筑和历史融合起来,讲述了一部建筑的变迁史。

图为实践团成员张家成给孩子们做课程介绍。
画出心中的建筑,感受世界的文化实践团成员张家成以视频的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世界各地的古代建筑,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和文化的多样性。他还向孩子们着重介绍了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和价值,激发了孩子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然后张家成向孩子们着重介绍了中国的建筑,他告诉孩子们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卓越艺术。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那些建筑大部分都融合了当地的文化,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和谐之。孩子们听着实践团成员张家成介绍那些建筑的文化特点,历史变迁和发生在这些古老建筑上奇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听得入了神。
实践团成员张家成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爱的建筑,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展现了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有的画了自己住的房子,表达了对家的温暖和依恋;有的画了远方的城市,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探索;有的画了梦想中的宫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幻想;有的画了武当山的寺庙,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秘的敬畏和好奇。实践团成员张家成一一欣赏了孩子们的作品,给予了他们鼓励和指导。他说:“建筑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也是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故事,都有它的意义。你们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你们对建筑的喜爱和想象,也可以通过学习建筑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这次建筑课程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审美,也激发了他们对建筑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图为孩子们在黑板上画上心目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