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生态律动,价值流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31 阅读:
三下乡|生态律动,价值流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篇章
日前,我有幸作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丽乡村·点绿成金”暑期实践队的一员,踏上了前往陕西省商南县、周至县、绥德县的调研之旅。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我亲眼见证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深切体会到绿色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翠色盈眸启新程,乡村绿意映心田。初抵商南县,我们仿佛踏入了一幅精心绘制的绿色画卷之中。间溪流潺潺,林间鸟鸣声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看到了生态种植基地的蓬勃兴起,农民们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让土地回归自然。这些绿色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随后,团队的脚步延伸至周至县。周至县通过丰富田园经济综合体业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资源要素,持续探索‘两山’转化的路径。再行至绥德县。村民们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生态治理,打造出“以红带绿促发展·打造宜居新家园”的新型发展模式。从陕南到关中再到陕北,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生态产品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这些绿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翠峦碧水映心声,共绘生态新图景。在与多地村民、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认同与践行。村民们讲述了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过去的贫困落后到如今的小康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可能。政府与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青山绿水绘新篇,价值实现启航程。经过此番深入陕西各地的调研之旅,我内心的信念愈发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正是引领乡村振兴迈向辉煌未来的康庄大道。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待新时代青年挥毫泼墨,其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将是那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我们需持续深耕,不断探究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力求找到更多契合乡村实际、富有创新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供稿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怡璞)
作者:何怡璞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爱心播种希望,智慧点亮未来
-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于7月5日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 社会实践活动 07-30
- 梦想起航,童心向党
- 7月8日,卧龙区“梦芽童心向党,红色浸润心灵”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河南工业大学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
- 社会实践活动 07-30
- 筑梦童心港湾,红心浸润乡土
- 2024年7月9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开展了“筑梦童心港湾,红心浸润乡土”线下课堂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