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中,老年人往往因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速度等因素,在跟上数字时代潮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成为网络诈骗等问题的易受害群体。2025年1月15日,“学海助银龄,爱心映晴空”社会实践队的小分队走进山东省日照市秦家楼生活区,开展了一场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活动。队员们在寒风中张贴宣传横幅与海报,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指示,提醒居民警惕网络诈骗,增强安全意识,为守护老年人权益、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研启社防,研先社入 在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前,队员们先进行了调研,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发现,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大多是六旬老人,而且社区老人的手机配备率高于乡村老人,因此他们上当受骗的概率相对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4.68% 的老年人曾经历过电信网络诈骗并遭受经济损失,43.82% 的老人及其亲属认为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和社区的宣传力度一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基于这些调研结果,队员们深入社区,与老人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随后,实践队员们选择以自己所在的社区为切入点,开展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并联合物业等相关人员一起张贴海报和横幅。
入户宣传,温暖人心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队员们贴心入户,进行网络防诈安全知识的教授与宣传。在一位老奶奶家中,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解释网络诈骗的各种形式,以及保护财产安全的方法。队员们的行动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也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了力量,有效降低了更多人在网络世界遭受诈骗侵害的风险。
互动交流,提升意识 实践队员们积极行动,深入到居民聚集的各个场所。他们手持精心编制的《乐享智能 防范无忧》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与防诈骗指南,向老人们热情发放。手册中不仅详细罗列了智能手机常用功能的操作步骤,还穿插了诸多生动形象的案例,以此帮助老人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在发放过程中,一位带着年幼孩子的老奶奶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她认真地阅读着手中的手册,不禁感慨道:“你们现在做的活动真的太符合实际了,我在网上看到好多诈骗的案例,那些被骗的钱都追不回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十分热烈。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老人们对网络诈骗的各种套路有了更透彻的认识,防范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大幅提升。他们如同在网络世界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为自己和家人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总结经验,溯往启行 在数字化浪潮下,防范网络诈骗对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宁和财产安全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凝聚社会各界尤其是家庭的力量,与各方携手构建全方位防护网络,才能筑牢防诈防线,助力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建设。行动不止,实践队队员将继续勇担使命,凭借青春热情与智慧,通过丰富防诈宣传形式、协助完善预警机制等实际行动,为守护老年人、建设社会贡献青春力量,让老人在数字时代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