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甲骨文字,传中华文化

作者:牟意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为此,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7日上午9:00在徐家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充满魅力与快乐的趣味语文课。

图为志愿者讲解结绳记事 夏毓晗 摄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课堂伊始,志愿者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视频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拉近与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紧接着她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引出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这两个神话故事,进一步加深小朋友们对中国汉字的认识,与此同时志愿者引领小朋友们观看甲骨文视频,观看过程中,她以亲切活泼的话语告知小朋友们做好笔记,有效调动学习热情,进而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答环节中,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精心构思课堂安排,设置出有趣益智的“认字识友”系列游戏——小朋友们利用手中提前发放的甲骨文与楷书卡片,熟悉并加深自己对甲骨文文字的理解,仔细认真观察构字特点,从而进行一对一匹配,找到自己的汉字朋友,这一环节不仅巩固所学内容,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做到了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最后,志愿者对本堂课程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小朋友们课后多多交流有关甲骨文的知识,小朋友们都一致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会做到。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进行“认字识友”小游戏 夏毓晗 摄
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经过志愿者简雯的生动讲解,甲骨文流传到每位小朋友的内心,其包括的所有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都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去,课堂上小朋友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是对中国汉字的肯定、歌颂、学习、应用,真正做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汉字在信息时代大放光彩。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世界,横竖撇捺可以窥见诸多人生的道理。相信通过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带来的趣味语文课堂,小朋友们一定能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有更深的认识,文化自信心得到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得以激发,深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神秘、有趣,同时希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与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探索甲骨文的奥秘,发扬传承好中华文化。
记者:牟意
摄影:夏毓晗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品甲骨文字,传中华文化
  • 品甲骨文字,传中华文化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时代青年
  • 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时代青年
  •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采访唐丽娟女士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绽放青春活力,舞动时代旋律
  • 绽放青春活力,舞动时代旋律
  • 2023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舞蹈教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因“李”而来,追梦所愿
  • 因“李”而来,追梦所愿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劳动实践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三赴徐家,共绘塘垭
  • 三赴徐家,共绘塘垭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墙绘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寻找红色精神,实地调研走访
  • 寻找红色精神,实地调研走访
  • 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抵达莒南县郭家埠墩村,开展“落实红色精神学习措施”主题调研,听取大众对社会、学校、家庭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看黄河滩区发展,讲黄河文化故事
  • 看黄河滩区发展,讲黄河文化故事
  • 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社会实践调研团为了进一步加强黄河文化学习,赴高青县黄河安澜湾景区、黄河楼博物馆和高青县博物馆开展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齐稷社工”社会实践调研团赴高青县常盛社区开展
  • 反诈宣传进乡村,“研”护村民“钱袋子”
  • 青年学子深入诏安,寻脉非遗赋新活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