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乡村儿童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2023年7月8日上午9:30,安阳师范学院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队,怀揣着对法律的信仰,在这个美好而又充满激情的七月,于安阳市内黄县田达村子园小学,开展以“普法宣传进校园”为主题的支教活动。
图为支教队员为同学们播放普法视频。 通讯员 姚婷婷 供图
在本次普法支教课程开展之前,为更好地深入校园,服务当地儿童,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安阳师范学院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队在队长于双龙的领导下,召开了前期工作准备会议,队长于双龙主要针对各人员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强调各队员要各司其职、认真工作,并介绍了此次普法活动的流程和有关注意事项。
图为支教队员为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 通讯员 姚婷婷 供图
本次课程主要由知法、懂法、守法三大部分组成。课程伊始,志愿者向孩子们依次讲述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具体特点以及法律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明确在校园内开展法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激起了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渴望。紧接着,志愿者给孩子们介绍了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重点为孩子们讲解了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法律知识,使孩子们的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特别是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的观念开始树立。随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认真学习了系列法律、法规,重点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使孩子们了解到了我国已步入法治化轨道,告诫孩子们要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不但要遵守法律法规,还要做到在既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更要学会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权益。
图为支教队员为同学解答法律问题。 通讯员 姚婷婷 供图
与此同时,志愿者利用课堂教育与重大法制节日活动开展描述和法制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志愿者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增强了孩子们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治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与孩子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基本普及。最后,支教团志愿者们顺势开展了一系列的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学法懂法的兴趣和主动性。志愿者通过结合小学生实际向孩子们讲述两个典型的违法犯罪行为案例,以此展现违法行为的恶劣性和承担后果的严峻性,并顺势教授孩子们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给在场的每位孩子都敲响了警钟。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通过此次“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图为同学们认真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 通讯员 姚婷婷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