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记忆,走访党员先锋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经过一天的休整,7月8日幸“涪”降“陵”非遗传承、党史宣传小分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展开新一天的工作。早上九点,团队成员准时在南沱宾馆门口集结,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焦岩村,我们将去走访南沱镇老一辈党员村民,挖掘红色故事,感受当地生活、文化气息。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首先我们去到的是先进党员冉崇昌家,冉爷爷刚劳作完回来,放下背篓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吃西瓜。在采访过程中,爷爷与我们讲述了他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苦干的经历,诠释了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冉爷爷的希望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穷人。接着我们来到陈非德爷爷家,团队成员们围坐在院子里,聆听冉爷爷讲述他担任20年生产队长的务农经历,以及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爷爷说要秉承“我要入党”而不是“要我入党”的思想,对我们新一代青年寄予了厚望。最后,我们来到罗云珍奶奶家,罗奶奶于1966年入党,她瘦小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定为党为民的心,不怕累不怕苦,几十年风雨兼程,与村干部一起为党奉献,带领村民种植柑橘、龙眼实现脱贫。
上午的采访顺利结束,村主任热情地邀请我们在一户村民家共进午餐。午后,雨渐渐停了,望着雨后初歇的乡村景象,团队成员们纷纷感叹自然之美。随后村主任带领我们去到焦岩村一队的龙眼种植基地,成片的龙眼树种植在江边,虽未到收获季节,树上已经挂满青果。书记介绍说“听长江水响,吹长江江风”的龙眼更粒大饱满,鲜甜多汁。我们为其拍摄了宣传片,又走进种植基地,站在树下近距离观赏龙眼果实。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焦岩村这片天然淳朴的土地。
结束一天的走访工作,团队成员们收获满满。首先是聆听了老党员的故事后更加坚定了向党靠近的决心。在那个困苦的年代,许多先辈甘愿奉献自己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乡谋发展。那时的他们正直十八九岁的青春年华,也许没有高等的学历,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体人民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如今的我们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未经先辈打拼的苦难,但祖国的建设仍需我们贡献青春力量。我们要增强学习党的知识,坚定信念做到时刻热爱党、拥护党,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
其次,我看到了党员与群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村委干部与村民们上下一心。在采访老党员的过程中,有一点令我意外的是当询问到他们心中最敬佩的人物是谁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村委干部和身边其他党员村民等。起初我认为当问到最敬佩的人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历史伟人,他们的回答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伟人值得全国人民共同敬仰,但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利益令我们敬佩。我们生而平凡,却坚守不凡,勤奋努力,总有属于自己的光环!
最后,我也看到了一个村庄的团结、民风淳朴,积极想要发展振兴乡村的需求。活动过程中,村主任全程带领我们走访老党员村民,一路上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焦岩村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现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村民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留下来吃午饭,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好客友善。行走在乡间小路,能看见农田里辛勤劳作的身影,邻里间相互问候的温馨,这正是我理想中的乡村生活。此外,在参观龙眼种植基地时,村主任也详细地介绍了基地发展史,当地龙眼产业的现状,从一堆准确的数据和专业术语中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负责任的村委干部,是真心为乡村振兴身体力行的奉献者,也明白了为什么所有村民都对村委干部持以敬佩、赞扬的态度。
一天的工作圆满结束,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了自然田园风光和乡土人情,希望南沱镇焦岩村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幸“涪”降“陵”,非遗传承、党史宣传小分队将保持热情,积极开展后续工作,努力投身于社会实践,助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让党史深入基层民众。幸“涪”降“陵,非遗传承、党史宣传小分队,让我们再启航!
 
汇报人:赵鑫盈
指导老师:叶长安
团队负责人:赵岚欣
负责人联系方式:18302318908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呵护心理健康,促进乡村发展
  • 呵护心理健康,促进乡村发展
  • 了更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学子以更多的关怀与呵护,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湖北文理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09
  • 承非遗文化,作文化青年
  • 安阳师范学院教院学子三下乡:  推普之路,一路前
  • 安工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暖人心
  •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10日电(通讯员 巴赛雅)为了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 大学社会实践 07-09
  • 三下乡|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赴三明沙县松材
  • 热心乡村支教 放飞留守儿童梦想
  • 承红色基因,做强国少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