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溯梦沂蒙”调研团队在沂源四中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作者:翁欣颖 来源:中南在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因素,是激发乡村潜能、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内生要素。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而推普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然而,乡村地区的方言普遍存在,阻碍了沟通交流和经济发展。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溯梦沂蒙调研团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源四中,开展“推广普通话,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用字正腔圆的语调展示普通话的魅力,倡导青少年使用普通话,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沂源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据悉,溯梦沂蒙团队由17名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与编导的专业学生组成。该团队为“推广普通话,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顺利进行,溯梦沂蒙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了老师和学生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团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对普通话的接受度不高、资源不足等。学校教导主任告诉团队成员,在学校里老师讲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校内也必须使用普通话,但由于长期使用方言,在推普方面上资源欠缺,学生没有动力改变语言习惯。根据反馈信息,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对行动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加强宣传力度、增加资源投入等。团队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提高行动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溯梦沂蒙团队在沂源四中正式开展普通话推广课堂。在课堂上,来自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的团队成员周凯,作为主讲人从普通话的定义、推广普通话的原因及重要性展开宣讲,围绕“怎样说好普通话”这一话题,提出“听、查、练、说”四种说好普通话的方法,通过绕口令、朗读比赛等环节将知识讲授和趣味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致力于将“说好普通话”的种子扎根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
主讲人规范的发音、自信大方的仪表、声情并茂的表达,引起在场学生们热情,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任东莹同学流利标准的绕口令赢得了在场雷鸣般的掌声,一些害羞的学生忸怩着不敢开口,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也参与进来,收获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在“推广普通话,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结束阶段,溯梦沂蒙团队举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签字仪式,该团队成员和沂源四中的老师引领参与普通话课堂的学生们,参加“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签字仪式活动,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记者采访到溯梦沂蒙团队队长滕鑫森,他说道:“‘推广普通话,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先,他认识到推普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推普工作中来。其次,在行动中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探索适合乡村地区的推普方式和方法。同时,在推普行动中要及时调整行动的策略和措施,提高行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溯梦沂蒙团队通过努力和付出,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通过推动普通话普及工作,溯梦沂蒙团队为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行动不仅呼吁全民参与乡村振兴,提高乡村居民的普通话水平,提升他们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还引领了乡村振兴的新风尚。其次,通过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团队加强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未来,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推普工作中,一起努力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助力乡村地区实现全面发展和长远繁荣。(通讯员 翁欣颖 金铖锟)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