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丨深入调研——多方共建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作者:马西文 张顺捷 刘佳莉 来源:“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
7月26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团队继续走访滨湖镇;进一步得知转型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多方参与,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的模式,多渠道解决治理难题。
滕州市盘活利用采煤塌陷地项目是低效用地处置的典型案例,通过“收回再供应”方式,收回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使用的53.5913公顷采煤塌陷地,重新出让给相邻企业——盛隆化工有限公司,用于建设98万t/a焦化及10万t/a甲醇项目。基于采煤塌陷地实际情况,企业采用“深改湖,浅填陆,地基不稳做堆场”的方式综合安排生产用地,有效减少了因安全生产距离要求而低效利用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多宗存量用地合并改造”盘活创新模式,既有效治理了采煤塌陷地,又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实现“黑金”向“绿金”的转变。

政府主动策划塌陷区治理项目,与矿方沟通交流,协调企业治理责任,规划建设了竹柳休闲观光园、海棠育苗基地、蓝莓采摘园等农旅项目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大量游客,增加了村民收入,更是积极引导涉地村居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民收入双增加。
通过实地考察,亲身走入基层,来到农民身边,队员们对矿区塌陷的修复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有了更切身更真实的体会,也感受到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2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丽水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丽水用青春力量宣扬畲
  • 青春“三下乡”丨“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团队-村
  • 青春“三下乡”丨深入调研——多方共建的“生态修
  • 传承历史文明,谱现代化华章
  • 泗海承风支教队七月三十一日及八月一日纪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