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走访淮安乡村

作者:邵慧敏 王茹涵 来源: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江苏省淮安市陡山村紧跟时代潮流,以现代化助力乡村发展,实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飞跃。 7月26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江苏省淮安市陡山村,开展调研活动,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团队成员前往陡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交流得知陡山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全面围绕全域旅游大框架结构,把整个村的产业发展作为旅游景点进行推进,在助力经济发展上固守本底、创新求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道路。2022年陡山村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以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制定新的村规民约、耕地保护、增设垃圾桶、创造就业机会等150余个选题为主题的议事活动120余场,内容涵盖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移风易俗、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图一】
在陡山村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一位和蔼的爷爷。68岁的赵爷爷非常乐意与大家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变化:“陡山村变化太大了,最主要的就是走路方便了。十年前还没有柏油路。现在修好了路,还搞了雨污分流,下雨天出来也不怕鞋湿了。随着村里发展起乡村旅游业,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此外,通过陡山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陡山村近年来发生巨变。“2016年以来,我们对全村进行统一改造,旱改厕600座,新建了十多公里的雨污管道,建成3处污水处理设施,还新修建了1座垃圾中转站,并在村内配备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村干部史书记介绍道。同时,团队成员还了解到,陡山村开展了整修房前屋后绿化、拓宽和修补道路、疏浚河道、拆坝建桥、修理河道护坡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居住水平,最终建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群众理想的金色家园。

【图二】
陡山村依托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大力推进黄桃种植,发展集约规模化种植农业。时间正值七月,正是陡山村千余亩黄桃成熟的时节,在陡山村的黄桃采摘基地,团队开展了以“小黄桃”促“大振兴”黄桃采摘园体验活动。在黄桃的果味清香中,团队成员们戴起基地提供的草帽,开启了黄桃采摘之旅。炎炎夏日,果农爷爷细心地向成员们介绍黄桃采摘的注意事项,“像这种软硬适中、个头中等偏大的黄桃最好吃,那种太硬的桃子是没有成熟的,不要摘。”爷爷提醒道。在当地人民如火的热情中,团队成员完成了黄桃采摘,摘下的黄桃个儿大、颗颗饱满脆甜,诠释着陡山村富硒黄桃的优良品质,其间蕴含着陡山村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以及陡山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如今,全镇黄桃基地已经由当初的百余亩发展到如今的五千余亩。此外,村里还种植了碧根果、铁山板栗等本地特色作物,通过线上线下齐销售、开发生态果园采摘园等方式,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图三】
陡山村发展的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在独特的地理环境背景下,陡山村选择了因地制宜种植黄桃,开发“黄桃采摘”等旅游项目、设立“黄桃节”吸引游客;在村民没有盈利把握的情况下,陡山村村干部带头种植黄桃、碧根果等农作物,主动承担风险,用实际行动证明方案的可行性。由此可见,依靠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选优配强建设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道路,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字 |邵慧敏 王茹涵
图片 | 邵慧敏
单位 | “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
指导老师 | 赵艺苑 张乃华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建宜居
  • 推动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南京审计大学“
  • 常州高校大学生至吕思勉纪念馆寻访英烈伟迹,传承
  • 同心戮力点燃红心,共筑青春守护民生
  • 同心戮力点燃红心,共筑青春守护民生
  • 为响应党和国家对乡村医疗卫生的重视,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帮助乡村老年人更好地了解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8月2日到8月6日,湖
  • 大学社会实践 08-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