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青”听童心,守护“童”行,我们在行动

作者:卢雅淼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红凤同心社“情暖桥南镇,共‘童’享未来”暑期社会调研队
       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8月14日电(通讯员 卢雅淼)为推动全体成员深度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红凤同心社“情暖桥南镇,共'童'享未来”暑期实践团在主活动基础上,衍生出了“心声同传递”——留守儿童家庭访谈活动和“信筑桥南情”——书信陪伴活动两个子活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为身边的留守儿童带去温暖。
       线下调研小组来到了桥南镇李同学的家中进行家访。李同学目前四年级,父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病情较轻的父亲外出打工,家中一切由80岁的爷爷照顾。耄耋之年,还要撑起家庭的重担,爷爷的辛苦,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平时十分懂事。在采访时爷爷骄傲地说到,“孩子一放学就回来,有多少作业都自己做,自觉得很,学习也好。屋里奖状也有好几个。”
       对于爷爷来说,生活的苦都会因为懂事的孙子这颗糖而被甜化;对于孩子而言,爷爷就是他的一片天。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相互慰藉,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调研组尚鑫婕同学在家访后有感而发,她说:“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辛苦与不易。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直有一群孩子在困境和苦难中艰辛成长,他们并没有因为此时的困境而退缩,而是拼搏向上,更加坚强勇毅的向前出发。我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激励,希望他们都能有更好的未来。”

       数据组同学来到榆林市沙河口街道,走访了身边一位特殊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琪琪(化名)。琪琪的父亲是消防员,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因公牺牲,为了支撑家庭,她的妈妈长期外出打工,平时只能和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在家访后,卢雅淼同学深受触动,主动加了孩子的微信,告诉琪琪,“只要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不用不好意思,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你!”后来,在数据组将要离开调研地点时,卢同学还写了一封信给琪琪,字里行间满是爱与关怀。卢同学说,“我想让她知道,她也是在满满爱意中长大的孩子,虽然父母不能陪伴左右,但她得到的爱不会比别人少分毫”。

       语言可以拉进人与人的关系,文字可以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听到心的声音,几页薄纸也有无法比量的力量。一次家访,一封书信,一份爱心,一同前行。希望与爱,从未离开,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暖陪伴。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大手牵小手,幸福一起走
  • 为响应学校号召,由汪兴隆、孙东娟、江成杰,程宇奇,谢文超组成的十个一团队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2023年7月13日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时光流变,守望不变
  • 时光流变,守望不变
  • 八月初,无锡太湖学院“志愿敬老行,关爱传真情”社会实践团队在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大陈老年公寓结束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南财学子赴均陶幼儿园探访惠育之路
  • 南财学子赴均陶幼儿园探访惠育之路
  • 0-3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托育服务作为婴幼儿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三孩政策实施的关键配套措施。为探求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