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新疆伊犁历史的发展变迁,感受伊犁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荟萃,7月27日至7月28日,苏州大学“寻星计划”实践团前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六星街、喀赞齐等地,走访文物古迹、传统建筑,感受民俗风情。
实践团成员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对当地居民、外地游客以及多家商户进行了多形式的采访调研,多视角观察伊犁地区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发展变迁,探寻发展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思考方案,为助力伊犁文化焕新推广、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祁依凡 李嘉欣)

图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解说,了解伊犁州的历史,感受伊犁州的经济发展过程。李轶 摄

图为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创新游戏,探索新媒体和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下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李轶 摄
在伊犁州博物馆中,团队成员欣赏了伊犁州的文物古迹。通过追溯伊犁历史,更深刻感受到伊犁各民族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之后,实践团又前往六星街与喀赞齐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景点,感受民族文化独特性与多元性。

图为团队成员戴上维吾尔族花帽“朵帕”,深入了解花帽背后的文化历史,感受其鲜明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李轶 摄

图为六星街游客热情接受团队成员访谈,参与探讨六星街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

图为团队成员在喀赞齐特色民居中与当地居民愉快交流,了解新疆特色美食手工酸奶及冰激凌的制作工艺。柴皓元 摄

图为喀赞齐民俗风情园商铺老板向团队成员展示色彩艳丽,图案各异的各种地毯。“毛毯”作为新疆特有的一种植绒地毯,堪称地方传统民族工艺品,素以历史悠久,织造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柴皓元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前合影。柴皓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