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光耀基层,奉献精神润青春

作者:陈旭坤 来源: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寻梦芡香,党建聚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如同歌儿唱的那样,党的春风滋润着神州大地,沐浴着人民的心。循着乡村振兴中党建的足迹,踏着青春活力的步伐,在7月暖风的吹拂下,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寻梦芡香,党建聚心”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天长市,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探寻基层党建的印记,用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浇灌心灵、启润青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是有百姓需要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党员干部默默奉献的身影。近年来,从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从抗击疫情到扫除黑恶,从面对洪水到迎战台风,都有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竭诚为民,他们把信仰的光照耀在基层广袤的热土上,用党建引领创造着美丽中国的史诗,用奉献精神谱写着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天长市龙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记叶军和马亿民网格长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党建引领下当地基层治理措施,带我们瞻仰了社区财政公开大数据平台,让大家看到一幅“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治理图景。通过与基层干部的沟通交流,我们了解了当地在党建引领下践行的“信用超市”“数字化网格化治理”等管理措施,领会到社区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

不仅如此,当地干部还积极进行社区文明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上的帮扶和生活上的关怀;在社区特色品牌发展方面,当地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建设芡实生产合作社和大市场,为社区群众提供芡实特产的生产和销售平台;助力三农发展方面,当地为百姓设立“芡实贷”、还聘请专家为大家提供芡实生产等方面的讲解……诚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
马网格长还带领同学们进入龙岗乡村振兴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党建引领下社区在移风易俗治理和基层志愿服务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感悟到当地青年在红色精神指引下参军报国的壮志;体会到乡村振兴每一步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的付出。毋庸置疑,龙岗党建发展路既是一条红色精神的传承路,又是一条健康文明的和谐路。
在天长市铜城镇,团队成员有幸拜访了“中国好人”黄宗玉先生。作为安徽农村“股改”第一人,黄先生一心为百姓着想,把美好的年华奉献在基层工作中。无论是下基层做调研,还是写文件作报告;无论是帮扶群众送温暖,还是抗击疫情献爱心;无论是编撰指导书籍,还是进行理论宣讲,他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奉献。
见到来自工大的这些“小朋友”们,黄先生很高兴,热情地与我们聊起了天。大家就三农工作、帮扶群众、红色精神等话题,结合黄先生的亲身经历,与他进行了访谈。“那次因公遭遇车祸,对我的一生留下遗憾,但因为肩上扛着农经人这份责任,我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乡村振兴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说到我的伯父黄让之,我感到无比自豪,他当年与瞿秋白等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黄先生的话触动了同学们的内心,鼓舞着大家栉风沐雨,勇毅前行。大家感慨,黄先生是新时代青年人的榜样,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榜样。

信仰的光照在龙岗社区的土地上,奉献之花开在黄宗玉先生的办公桌上……人民群众的笑容里,那光芒更加灿烂,那花朵更加绚丽。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先生笔下干部体察民生、官民相与为善的图景,在如今的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路生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感恩党的关怀备至,感谢党员的默默付出,当然,更应该坚定信念、奉献青春,为新时代的神州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挥洒汗水和热血。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1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安理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
  • 行之愈笃 “鲁地寻红,法治同行”调研团第一阶段
  • 法学院“鲁地寻红”调研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
  • 电气绿色行——暑期低碳环保课堂走进社区中小学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