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形态各异,各不相同,不同民族和国家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新时代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在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2024年1月17日,“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上海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与考察。本次实地考察中心围绕上海博物馆“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展开,参观了解本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此次展览在空间布局、展陈设计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特色,观察观众的行为,形成实践调查结果。
经实践队员上海博物馆背景了解,得知其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历史底蕴的博物馆,致力于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和公众教育。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作为我国八大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之一,文物收藏量颇丰,收藏珍贵文物14万件,涵盖领域广泛,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体系完整、藏品丰富、质量精湛。同时,上海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展览与文化活动,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本次“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的第三个大展,是首次打造的东西方绘画对比展。展览共展出18件列奥纳多·达·芬奇领衔的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以及从五代至明的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向观众讲述东方与西方的和而不同、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本次展览展陈设计在空间设计上灵感来源于中式园林的回廊和花窗,空间分布纵横交错,曲折幽深,通过移步换景实现中西方绘画的对话。不同单元用不同主题色加以区分,减轻视觉疲劳,突出了不同空间的区隔。展厅采用低反射玻璃,便于拍摄观看,照明灯光兼具观众体验与藏品保护原则。同时,在展览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览的序厅和尾厅部分播放影片,提出并在不通过角度上进行了一定的讨论诸如“谁是达芬奇?”此类的问题,为展览提供了较好的引入与总结,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此外,队员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此次特展在衍生文创产品类别上主要为相关的画集、食品以及文具等方面,同时在文创中心出口旁设免费盖章打卡点,并有相关志愿者进行协助盖章。此外还在出口处设有打卡KT板,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
“对话达·芬奇”特展像两个文明之间的理想对话,正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所说:“希望在东西方艺术的平等对话中,以包容的姿态看待世界各国的文明,相互借鉴所长;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呈现出来,告诉观众,并不是只有外来的才优秀,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