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红星逐梦· 薪火传扬团队于2024年2月开展了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的寒假红色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活动深入四省五地(泰州市、银川市、上海市、徐州市和眉山市),系统梳理了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并研究其在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深远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剖析了红色物质资源如革命旧址、纪念馆等与当地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例如,泰州市凭借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巧妙地将其激活并融入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中,这不仅有力驱动了文化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更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银川市宋澄村则是将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双重提升;上海市在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上卓有成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借此弘扬上海的城市红色气质与历史文化底蕴;徐州市云龙区立足于本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背景,创造性地构建起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文明实践体系,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道德风尚建设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眉山市青神县则倾力打造红色西山研学基地,高效整合红色教育资源,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和广大青少年的红色主题教育,由此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反响。
图一:小组成员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调研
图二:小组成员调研崇明烈士馆
此外,团队深度挖掘各个地区的红色精神内核,以淮海战役中体现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小推车精神为例,以及抗美援朝战场上展现的坚毅不屈、无所畏惧的“三个不相信”精神,还有激励着无数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等典型事例,深刻剖析了这些红色精神如何在当下引领青年一代
图三:淮海战役纪念馆文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图四:杨根思烈士陵园
图五:银川市雷锋纪念馆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红星逐梦•薪火传扬实践团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进阶路径,倡导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深度整合红色元素到城市建设中,丰富红色文创产品,革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以及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实践感悟新时代,挺膺担当新征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充分利用本次实践的机会,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红色文化是革命基因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坐标,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弘扬革命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文化产业,稳定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要在了解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