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学倡导,美学能够缔造个人心灵之高光,亦可描摹民族精神之朝阳。在贵州省的落良村中,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心中怀揣着艺术的梦想,却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难以触及艺术这颗遥远的星星。长安大学春晖行动协会“慧播兴乡村·渭梦共繁荣”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到来,为孩子们带来了对艺术更为深刻的认识,用行动点亮艺术之光。
7月19日,是实践队来到落良村的第六天,山间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伴着孩子们前往“校园”。队员们所在的“校园”是落良村的村委会,一栋只有三层楼的房子,门前矗立着飘扬的红旗,一间原本平凡的会议室焕发出了崭新的生机,化身为暑期孩子们向往的知识殿堂。在这里,他们沐浴着知识的光芒,探索着未知的奥秘,让学习的热情如夏花般绽放,在这充满想象力的乐园里,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正闪烁着无尽的可能。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追逐艺术梦想的沃土,也成为了他们展翅翱翔的广阔天空。

教学楼照 通讯员 王驰竹 摄
画笔轻扬,色彩飞翔,创意无限。美术课上,队员陈思雨亲切地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搭建自己心中的彩虹小镇,长着兔子耳朵的苹果树,有着蘑菇外形的小楼,和高楼比肩的胡萝卜,满天飞舞的蝴蝶和蜻蜓,绽放着灿烂笑容的云朵……绘画在孩子们的眼中就像缤纷的彩虹,用它编织七彩的梦,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只美妙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美丽世界。“看着孩子们笔下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仿佛生命的脉搏在跳动,美育的意义在此刻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队员陈思雨如是说。

美术课作品展示 通讯员 张永琪 摄
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山雨急走,蓝天白云下,稚嫩的双手下剪出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在他们之中,肖豪剪出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份礼物将送给他最喜欢的支教老师——实践队成员孟泽昊同学。他说:“孟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在直面表达爱意的时候,这个淳朴的乡村孩子忸怩不安。但这节手工课为他提供了新的契机——怀着满腔热情,用精心创作的手工作品尽展浓郁而真挚的情感。队员孟泽昊同学在与肖豪的交谈中得知,他的父母离婚后分别有了各自的家庭,将他留在了太爷爷太奶奶身边。在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上,孤单和思念是更多与肖豪情况相似的孩子的共同处境,此刻实践队奔赴群山而来,只为温暖更多这样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有限的知识,教他们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艺术是精神上的对话,传递着孩子们的爱,更传递着队员们的爱。

贺卡照 通讯员 陈思雨 摄
若说美术为孩子们打开了审美世界的一扇窗,那音乐和舞蹈则教会了孩子们一种超脱语言的艺术方式。雨后的群山座座构成一副水墨画,画间犹见孩子们舞动的身影。“老师!我想试试。”龙莹小朋友举起双手。当周围的孩子们仍保留着羞涩和拘谨时,她大胆自信,积极配合实践队成员王驰竹的教学。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无需言辞,就能传递出她的自信,爆发出与梦想的共鸣。“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温馨的教室里,悠扬的歌声如泉水般流淌,那是孩子们纯真的音符在跳跃。此刻的他们,或许尚未领悟这首歌曲背后的深层意蕴,却已随着实践队成员王驰竹和姚欣钰的引领,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喜悦与热情,歌声飘荡在空气中,仿佛化作了无尽的欢乐与期待。他们在教学中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在日后,用行动领悟这句歌词,面对生活的舞台,依旧自信的舞蹈,成为自己的英雄。”

音乐课照 通讯员 郭东岩 摄
绵绵细雨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梦想之花,它们在晨曦中缓缓绽放,散发出淡淡的芬芳。孩子们每一笔色彩都化作了晨曦中的露珠,晶莹剔透,映照出他们纯真的想法。贺卡如同林间轻舞的落叶,载着满满的感动与温情,它告诉我们,只要有爱、有梦,就能让心灵的田野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美好又单纯的心灵能够如彩虹小镇般绚烂多彩,跨越重重困难,舞出生命的华章。
供稿:张永琪 庞教贤
供图:郭东岩 王驰竹 张永琪 陈思雨
指导老师:孙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