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革命文物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好陕西革命文物资源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7月11日至7月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寻根革命文化圣地,讲好行走思政大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延安开展一系列的实践与调研活动。
缅怀先烈志,共铸思政魂实践队员首先来到纪念馆入口处,通过讲解员讲解,实践队员详细了解当年进步青年奔赴延安的历史故事,对此次“延安行”的活动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会。队员们纷纷表示“到延安去!”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响彻云天的号召,更是广大爱国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汇聚到位于黄土高原的信仰圣地的光辉岁月的历史印证。
青训烽火燃,思政步伐坚第二站,实践队员们来到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分别参观了“革命的熔炉”、“永远的丰碑”两个党史篇章展厅以及“情系青训班”人物专题展厅。其中珍贵的文物和照片立体地向实践队员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吴开展革命教育活动的光辉历程。通过阅读青年书稿、聆听青训故事和观赏生活老物件,详细了解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创建背景、发展过程和革命成果,实践队员们纷纷感慨道:安吴青训班的创建的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隐蔽战线长,思政光芒亮第三站,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目前富平现存较为完整和具有代表性的交通站之一。米家窑地下交通站,1938年米家窑作为我军的军事联络点。1942年,关中地委在耀县设立“柳林联合客栈”,米家窑成了“客栈”之下的一个重要交通联络点。其主要任务是转运物资、收集和传递情报,后来发展到护送革命干部,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队员们还聆听了米家窑洞的主人米养成的传人,80多岁高龄的米吉信老人为我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岁月故事。
照金烽火映,思政步伐行随后实践队员们到达铜川市耀州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通过思政课教师讲述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险阻,为大家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之后同学们跟随讲解员一起进入馆内参观学习照金的革命历史,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仔细观看每一件革命展品,深入体悟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与革命精神。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此次延安行的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以青年的视角,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宏大叙事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在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堂”中,加深了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感悟革命情怀,砥砺青春信念,以青春之力传承革命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