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茫茫宇宙中我们真的是孤独的吗?”南仁东先生的话指引着我们前行。7月21日,长安大学春晖行动协会“慧播兴乡村·渭梦共繁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实地调研选择前往“中国天眼”。不负江山敬英雄,且把利剑破长空——真正看见“中国天眼”之时,方知来路不易,追逐前路辉煌。
站在“中国天眼”的脚下,实践队队员被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深深震撼。这不仅仅是一座望远镜,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利器。当了解到FAST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前沿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时深感自豪和激动。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华。在这片被自然环抱的静谧之地,FAST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地球与浩瀚星辰,队员们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来自宇宙深处的低语,感受到那份跨越亿万光年的呼唤。

中国天眼合照
南仁东先生以毕生精力致力于FAST的建设,他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科学无尽的热爱与追求,无不让人深受触动。纪念馆中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诉说着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南仁东先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什么是家国情怀。

南仁东纪念馆合照 通讯员 王驰竹 摄
早在实践队员所在的落良村内,他们就听到村民们对南仁东先生的一致好评。村民彭某在落良村内经营了一家小卖部,在实践队员郭东岩的采访中他提及:“如果南仁东先生的在世的时间更长一些,平塘县的发展会更好。”南仁东先生在世期间多次资助平塘县的孩子,希望用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用知识改变平塘的命运,用爱与希望改变大山的命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岁月不会留下走过的路,功德自在人心,南仁东先生投身中国天眼建设,一点一滴都看在村民们的眼里,记在他们的心中。一鲸落,哺暗界众生十余载,生命的意义在此刻具象,是无私奉献的滚烫血液。青年要走的路是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用青春谱写诗篇,走得更快、更稳!
南仁东纪念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一堂,实践队员庞教贤和张永琪主动发起采访。他们遇到了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孩,她说:“在课堂上,老师口中的南仁东先生带领团队从选址到科技攻关、落成建设,于一个个关键阶段之中造就如今的国之重器;在书本里,我看见天眼凝视宇宙我也在想,当我凝视天眼时,我是否也在凝视着这偌大的宇宙;而此刻在这里,我看过绿水青山间的天眼,我觉得我无比幸运。”吾辈当立鸿鹄志,浩浩乾坤搏自强,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的声音,铺砌一条奋斗前行的道路。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馆内南仁东先生的话掷地有声,碰撞出时代青年与中国梦的最强音。

采访照 通讯员 陈思雨 摄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星尘如织,光年之外藏着人类永恒好的向往与好奇。筑梦宇宙,既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也是对科技极限的不断挑战,也是对生命哲理的永恒追寻。“梦想创造奋斗团结”的中国天眼精神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勇毅前行与探索未知的源动力。
供稿:张永琪 庞教贤
供图:陈思雨 王驰竹
指导老师:孙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