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青春绽放延安|“青春秦韵”实践团舞动安塞腰鼓情韵

发布时间:2024-08-05     阅读
近日,广东海洋大学“青春秦韵·筑梦延安”实践团,怀揣着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对延安精神的学习理解,并致力于传承与推广蕴含深厚地方文化特色的安塞腰鼓艺术。
团队成员深入探究了黄土高原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貌,亲身参与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并同步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双重洗礼与提升。
 
安塞腰鼓震乾坤,黄土地传千年韵
“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这一根植于黄土地的艺术瑰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军旅,最初作为作战时的信号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集舞蹈、音乐、体育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安塞腰鼓以其粗犷豪放、刚劲激昂的特点著称,鼓手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鼓槌,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跳跃腾挪,展现出陕北人民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朱贺平舞鼓展风采,经典再现安塞情
团队成员有幸邀请到安塞腰鼓民间艺术家朱贺平先生。朱先生以其洪亮的嗓音演绎了多首安塞腰鼓的经典曲目,诸如《信天游》、《东方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这些曲目旋律高亢激昂,歌词充满深情,令实践队员们仿佛亲身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东方红》的旋律响起时,实践队员们共同高歌,歌声与鼓声交相辉映,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触动着每一位在场者的心灵。
在歌声的伴奏下,安塞腰鼓民间艺术家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鼓槌,以满腔热忱和精确无误的动作,呈现了安塞腰鼓的独特艺术风采。他们的动作协调一致,既显力量又具美感,每一个腾跃、每一次旋转都洋溢着力量与艺术的和谐,实践队员们为之深深震撼。

团队成员习鼓艺,精神力量代代传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参与到舞蹈的学习中。从最基本的持鼓姿势到复杂的跳跃动作,每一步都凝聚着队员们的汗水和努力。经过反复练习,当队员们终于能够跟随鼓点整齐划一地舞动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学习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教会了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在团队合作中要相互信任、默契配合。这种精神力量,正是安塞腰鼓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根源所在。

专访朱师解深意,探寻腰鼓文化源
在一场舞蹈表演之后,团队成员对朱老师进行了专访。朱老师向实践队员们详细阐述了安塞腰鼓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及其在地方民众生活中的显著地位。安塞腰鼓不单是节日庆典和各种重要仪式上不可或缺的演艺项目,更是继承陕北文化、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在互动交流中,队员们得知朱老师自35岁起便开始研习安塞腰鼓,对待每一次表演均竭尽全力、力求完美,期望以个人之能,为安塞腰鼓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使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对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亲自体验了学习安塞腰鼓的劳苦与喜悦。他们深切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坚守。团队成员们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支持安塞腰鼓的发展,为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三下乡】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泾县非遗技艺,传承千年文化瑰宝”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中华文
  • 武汉铁院学子青春践行二十大   跨越十一省接力寻访家乡好故事
  • 走进澳门林则徐纪念馆 感悟“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傲骨清风的一生
  • 《对话·红色人物之——抗美援朝老兵余庆亮爷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