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州新华学院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赴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的下坝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初到下坝,在金色夕阳的映衬下,一片片水稻如同披上了丰收的盛装,静静地伫立在田野之上。微风吹过,稻浪轻轻摇曳,那是勤劳与自然的和谐共舞。
实践队指导老师带队到访下坝村委会交流学习,据村干部介绍,下坝村“两委”人员构成由村“两委”干部8名,其中支委6名、村委3名,交叉任职1名。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本 期采访的主角,下坝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进贤(下文称“杨主任”)。

图 1 实践队员与下坝村杨副主任合影(左三)胡秋萍摄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
2022年6月,杨主任需要完成为期一年的大四顶岗实习,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到大城市工作,考虑到自身情况与现实需求,毅然决定回村为家乡发展做一份贡献。2023年6月,杨主任毕业于广东理工学院,经过村民的推选,担任村委副主任一职,负责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党建、农林水、综治维稳、会议记录、团员管理等工作。被问到为什么会回村工作时,杨主任说“在农村工作,是社会需要和个人意愿的双向选择。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村出现更多的就业空间,在家附近也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农村需要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农村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平台,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 2 杨主任主持下坝村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会议
在基层工作中成长
作为村里最年轻的村干部,杨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凭借自己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热情开朗的性格获得村民们的认可。定期入户走访低保、五保人群,为他们带去关怀。行走在田间地头了解农田周边情况,帮助村民解决危害农业生产的问题。开展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

图 3 杨主任入户走访村民 简晓琳摄

图 4 杨主任为树木安装介绍牌 简晓琳摄
杨主任给我们分享了他初到岗位时遇到的一起宅基地纠纷调解,村内邻里因存在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而产生纠纷,村委会介入后因情况复杂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当事人带着被褥直接住进村委会办公区,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最后通过多方共同调解下,解决了主要争议。这件事让杨主任意识到村委工作的复杂程度与困难程度都是超乎想象的,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基层工作。
展望未来
杨主任给我们分享了他在下坝村的未来工作计划“一是沿着工作方向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年轻人回流乡村;另外一个是规划村庄集中建房,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
总结
作为“最年轻的村干部”,杨主任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像杨主任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当中,给农村带来新发展,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