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积极传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助力“一泓清水永续北上”,2024年7月18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酌水知源”暑期社会实践团赶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丹江公园、九鱼公园,进一步探寻商洛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调研陕西扎实走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的生动实践,开展深入了解当地水生态修复政策实施情况及市民反馈的实践活动,扩大调研规模,积累调研样本数据,考察“九水在城”治理现状,并投身环保实践活动。
制度先行,调研生态治理成效
实践团在丹江公园、九鱼公园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走访。丹江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商洛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全域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创新性地实施了‘水生态治理+’模式,成功打造了以中心城区‘2+7’(丹江、南秦河及7条沟峪)和各县县城‘1+N’(1条县河和其他河流)为核心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九鱼公园、丹江公园就是这一工程的重要亮点,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地标,更以其生态化、精细化、科技化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商洛市在水生态修复方面的卓越成就。”
图为实践团在丹江公园“一江清水供京津”地标前合影留念。陈乐 供图
宣传走访,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调研问卷,实践团深入了解当地水生态修复政策实施情况及市民反馈情况,采访调研了休闲锻炼的市民们对丹江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发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农户生计调研问卷,统计附近村镇居民生计现状与环保政策落实情况,扩大调研规模,积累调研样本数据。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丹江公园群众。陈乐 供图
同时,实践团向当地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和水源保护的重要性,为村民介绍中国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等现象,宣传“两山理论”,讲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陕西贡献。此外,实践团还通过简单宣讲、采访等方式,普及了节水措施,倡导了洗手沐浴惜细流的好习惯,也根据当地情况重点进行了防溺水安全宣传,向孩子们普及了具体的防溺水措施,通过与孩子们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抢答游戏,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丹江公园群众。陈乐 供图
受访群众告诉实践团:“之前政府印发了二龙山水库饮用水保护倡议书,我们都签署了倡议书,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据了解,此举措的受教育群众达5万多人次,增强了群众保护水源地的行动自觉,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了力量。经过多方努力守护,经过二龙山水库附近的丹江水质量不断改善,周边山岭上的森林得到有效管护,流出商洛市的水资源在生态功能上更加安全可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实施提供更好的生态保障。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群众发放调研问卷。王一川 供图
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社会实践的调研躬行中,实践团成员们学习了水质监测专业知识,也将生态环保政策措施传递到了基层群众之中,为当地水生态保护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实践,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