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8月13日-14日土木工程学院“金种子·同心”民族实践团前往建宁县濉溪镇器村畲族村、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方面,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完善,认识到只有中华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
走进器村畲族村:探索民族文化的瑰宝
器村,一个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畲族村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是畲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
8月13日“金种子·同心”民族实践团前往建宁县濉溪镇器村畲族村,参观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农房外立面上,凤凰图腾等畲族文化元素与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展现出了浓郁的畲乡风情。特色村落的生动实践,也引导同学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建宁县濉溪镇器村畲族村房屋建筑特色
缅怀历史,砥砺前行:参观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8月14日“金种子·同心”民族实践团来到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壮观的“中央苏区反‘围剿’大型群雕——红军颂”。这座群雕艺术地再现了1930年到1934年间红军将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战争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中央苏区反‘围剿’大型群雕——红军颂”
传承与弘扬革命精神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期两天,时间虽短,但队员们收获颇多。从器村畲族村到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到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最后到九大铜人雕塑,深深地感受到了建宁县多元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和不懈追求。两者虽然看似截然不同,但却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我们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承和发扬畲族文化的精髓与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