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藁宫面奥秘,传承河北非遗文化
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文化人,传道筑梦”社会实践队走进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宫面制作工坊,近距离探寻这一传统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与现代传承发展之路。
17日上午,团队成员们抵达工坊,宫面制作师傅热情迎接并开启详细讲解。师傅介绍,藁城宫面历史悠久,曾为宫廷贡品,制作工艺复杂,需经和面、擀面、切大条、盘条、搓小条、抻面等多道工序。过去,全靠手工完成,因为耗时费力,产量受限,所以价格比较高。如今,为适应市场需求,宫面制作在保留传统工艺核心的基础上,引入机械辅助。像切面环节,大型切面机精准控制力度和长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醒面过程则借助智能温控设备,模拟最适宜的环境,大大缩短醒面时间。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围在师傅旁,好奇地观察着机械运作与师傅手工操作的配合。在抻面环节,师傅们展示出精湛技艺,面条在他们手中如灵动的丝线,细如发丝却韧性十足。机械辅助让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更高效,而手工抻面这一关键步骤依旧保留,确保宫面独特口感与风味。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品尝了刚出锅的藁城宫面。柔软细腻的面条,搭配鲜香汤汁,令人回味无穷。这不仅是美味,更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结晶。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只有与时俱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此次参观,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文化人,传道筑梦”社会实践队成员们观摩学习了藁城宫面制作工艺。传统工艺在现代机械辅助下,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不仅为宫面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藁城宫面正以实际行动,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