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大学生沂蒙情社团精心筹备的线上支教活动正式启动,首日教学在多个线上平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志愿者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精心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的学习盛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动力。此次活动旨在借助互联网优势,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教育平衡。
活动首日,支教志愿者们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等多个线上平台搭建起“云端教室”。教学对象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志愿者们依据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自身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志愿者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担当,全身心投入教学。课堂上,为了使课堂有趣充实,他们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与实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志愿者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引导低年级学生理解古诗词意境,让孩子们积极互动,踊跃诵读;高中数学课堂中,志愿者们为学生解答疑惑,从基础出发,详细讲解数学难题,启发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维。
为确保教学质量,沂蒙情社团主席团的学长学姐们承担起巡课重任。他们穿梭于各个线上课堂,认真观察教学过程,记录师生互动情况,从教学方法的运用到课堂节奏的把控,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量。一旦发现问题,便及时与志愿者沟通,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力求为学生们打造高效、优质的学习环境。当日晚间,沂蒙情社团主席团组织全体志愿者召开线上分享会议。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分享上课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志愿者也都表示,看到一些孩子们认真的态度和积极回答问题的模样,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这个支教的意义与价值。

但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一些学生因为各种问题,不愿意打开摄像头或不愿意开麦,导致上课学生的实时反馈不太及时;又有一些学生面临学习困境,同时学生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对教学流畅性产生了一定影响;也有个别志愿者因设备操作不熟练,参与课堂互动时略显吃力等,针对这些问题,主席团的学长学姐们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比如建议再与学生或家长沟通,逐渐熟络;又比如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们互动,预留更多时间给学生回顾和思考,放慢教学速度,以保障教学质量。主席团的学长也在分享会上对首日支教工作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与出色表现,同时也鼓励大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此次沂蒙情社团的线上支教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线上支教活动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沂蒙情社团还将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努力为支教学生们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线上学习环境,让教育的温暖通过网络传递到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