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探寻商河鼓子秧歌,领略民俗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5-01-25      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磅礴的气势、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为深入了解这一民俗瑰宝,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索”实践队于2025年1月17日前往商河,展开了一场充满意义的文化探索之旅。
溯源历史长河,聆听秧歌故事
 
实践队来到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展示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了对其历史渊源的探寻。讲解员娓娓道来,商河鼓子秧歌历史极为悠久,其源头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开始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喜悦与敬意,这便是鼓子秧歌的雏形。
 
历经岁月的洗礼,到了唐宋时期,鼓子秧歌逐渐发展成熟。随着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更多丰富多样的元素融入其中,表演形式愈发多样,动作更加规范,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明清时期,鼓子秧歌迎来了鼎盛阶段。每逢佳节庆典,商河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欢快的鼓点,人们身着绚丽的服饰,跳起热闹的秧歌,庆祝活动常常持续数日,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角色丰富,有伞、鼓、棒、花等。伞手分为 “丑伞” 与 “花伞”,丑伞动作夸张滑稽,引领节奏;花伞则轻盈飘逸,增添美感。鼓手们的动作刚劲有力,鼓点声震四方;棒手的棍棒挥舞虎虎生威;花姐们手持彩绸,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这些角色通过变幻莫测的队形,如 “二龙戏珠”“八门阵” 等,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商河鼓子秧歌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和精神信仰,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民俗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亲身体验魅力,感受文化力量
 
在了解鼓子秧歌的历史后,实践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参与到秧歌的学习体验中。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上表演服装,拿起道具,尝试着模仿基本动作。然而,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从基本的步伐,到复杂的手势,再到与音乐节奏的配合,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合。队员们一次次跌倒又爬起,虽然疲惫不堪,但眼中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商河鼓子秧歌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力量的传递,一种情感的抒发。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鼓点都蕴含着商河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坚韧与乐观。通过这次体验,队员们对鼓子秧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的决心。
  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创新发展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让商河鼓子秧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当地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
 
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商河鼓子秧歌走进了网络直播间和短视频平台。精彩的表演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一民间艺术。一些创作者还将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入鼓子秧歌中,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同时,商河鼓子秧歌走进校园、社区,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社区组织秧歌队伍,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此外,当地还举办各类鼓子秧歌文化节和比赛,为其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次对商河鼓子秧歌的探寻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商河鼓子秧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在时代的浪潮中,相信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它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温朋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持青春实践妙笔,绘盐城非遗锦卷
  • 为深入挖掘盐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秘非遗文化,共绘传承新篇
  • 为深入挖掘日照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东阿阿胶换新颜,乡村振兴展宏图
  •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东阿阿胶名满天下,只要说起阿胶,人们便会想到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寻阿胶之根,溯文化之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看商河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鼓子秧歌对于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寻商河鼓子秧歌,领略民俗文化魅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三孔语言景观,寻文化传承新章
  • 探三孔语言景观,寻文化传承新章
  • 语言景观是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智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孔子儒家文化,探索曲阜三孔景区语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能源绿色转型,点亮乡村前景
  • 能源绿色转型,点亮乡村前景
  • 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乡村能源消费模式,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寻乡村能源脉络,共创农户生计新篇
  • 探寻乡村能源脉络,共创农户生计新篇
  • 为深入探究乡村能源消费的复杂现状,了解其内在规律与特点,推动乡村能源转型升级,提供真实、详尽、可靠的一手资料,助力乡村能源实现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索乡村能源模式,感悟农户生计百态
  • 探索乡村能源模式,感悟农户生计百态
  • 为保障农户的生活质量,清晰了解农户在能源获取、使用等方面的现状和困难,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