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日照绿茶产业新发展,曲阜师范大学“一叶茶”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奔赴日照碧螺山茶园和日照南湖马陵春茶叶有限公司展开调研,全面了解该产业在种植、加工、品种创新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情况。
政策引领,推动绿色发展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实践队成员们首先了解了山东省针对茶叶这一领域颁布的“双减双加”政策。在这一政策推动下,日照绿茶产区积极调整策略,削减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有机肥。有机肥不仅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还为茶树生长提供持久养分。同时,绿色防控技术成为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手段,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被广泛应用,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风险,维护了茶园生态平衡,保障了茶叶品质安全。
茶园探秘:传统与科技交织实践队于1月11日上午9点抵达日照碧螺山茶园,这里依山傍水,土壤肥沃且富含矿物质,气候温润,为茶叶品质奠定了基础。
在种植管理上,茶园充分体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科学的种植间距和茶树修剪技术,保证每棵茶树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现代化的智能灌溉系统借助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实现精准灌溉,既满足茶树生长需求,又避免水资源浪费。温室大棚技术更是一大亮点,大棚采用新型透光保温材料,可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为茶树营造稳定生长环境,抵御极端天气,实现提前或错季采摘,提升经济效益。此外,茶园还安装了户外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茶叶生长动态及环境因子,为品质保障提供数据支撑。队员们在茶园还学习了传统采茶技巧,深刻体会到这一环节对茶叶品质的重要性。
企业调研: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随后,实践队来到日照南湖马陵春茶叶有限公司,这里是日照绿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公司创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推动了产业发展。在这个模式下,企业严格把控茶叶品质,为农户提供稳定增收渠道。公司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携手科研机构打造种苗繁育基地,推广“中茶108”“龙井43”“鸠坑早”等国家级茶树良种,提升了茶叶品质。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公司研发了“春虫秋灭”技术,降低虫害损失和防治成本。在茶园布局上,遵循“一分田,三分林,五分茶”原则,构建自然良性循环,涵养生物多样性。公司还利用苗木打造智慧生态循环,夏季苗木为茶树遮阴降温,冬季防风,其枝叶发酵制成生物肥,改良土壤结构。在越冬管理上,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确定浇水时间,提高茶树抗寒能力。
公司的茶叶品种丰富多样,“雪青”叶片肥厚、香气清高;“龙井43”发芽早、香气浓郁;“福鼎大白”滋味清爽、回甘明显。此外,还有浙大902号、中白一号等高校培育的新品种。无性系品种也逐渐兴起,其性状整齐、品质稳定,有利于茶园管理和机械化采摘,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通过此次实践,“一叶茶”社会实践队收获颇丰。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有关日照绿茶产业的许多专业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深刻认识到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日照绿茶产业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培育更多优质品种,探索创新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渠道,借助电商平台让日照绿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