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大经贸团队探访尉氏县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探寻农业经营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17 阅读:
河南工大经贸团队探访尉氏县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探寻农业经营新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态势备受关注。它们承载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使命,却也在发展途中遭遇重重挑战。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调研团队走进尉氏县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鸿瑞果蔬种植园,实地剖析经营现状与联农带农成效。
尉氏县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下的发展困局
尉氏县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20 年,整合周边土地达 500 余亩,主要种植优质小麦和花生。合作社积极引入现代农业机械,播种、收割环节机械化率超 90%,但在精细化管理如田间除草等环节,仍较多依赖人工。合作社日常用工约 30 人,农忙时节会额外雇佣临时工,日薪在 100 - 130 元不等。
土地流转成本为每亩 850 元,考虑到规模化效益,尚在可承受范围。然而,前期建设晾晒场、购置农机等已投入超 200 万元,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强表示:“受去年极端天气影响,小麦产量下降 15%,加之今年花生市场价格低迷,目前资金回笼压力较大,还未实现盈利。”
销售方面,合作社与本地粮油加工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但议价能力有限。在联农带农上,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 80 余户农民,不过由于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挖掘不足,农民增收幅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鸿瑞果蔬种植园:特色种植的探索与突破
鸿瑞果蔬种植园占地 80 亩,自 2017 年起专注种植精品葡萄和有机蔬菜。种植园前期投入约 60 万元,历经多年摸索,近两年才逐步实现盈利。园内采用滴灌技术和有机肥,确保果蔬品质,但在修剪、采摘等环节仍以人工为主,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 35%。
园主孙晓梅介绍:“我们主动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引进新品种,但在市场拓展方面仍面临困难,去年因销售渠道单一,部分葡萄出现滞销。” 政府虽有农业技术培训支持,但在品牌打造、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帮扶不足。联农带农上,通过吸纳周边农民务工和技术培训,带动了一定就业,但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稳定性欠佳。
河南工业大学调研团队通过此次实地走访,全面掌握了两家经营主体在技术应用、市场对接、联农模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团队表示,后续将结合专业优势,从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向深入研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国家公园科普,播种小学生生态保护种子
- 2025年3月2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精诚岐黄,青鸽传行”宣讲团于“新家园公益”活动中心举办“2024年国家公园科普宣教志愿活动”。此次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