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非遗传承展芳华,妇女就业绽新花 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宣讲

发布时间:2025-02-21      阅读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专家表示,随着乡村振兴进入关键阶段,妇女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进一步释放妇女的参与潜能,更大程度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近年来,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但发展潜力依旧巨大。通过了解江苏妇女事业发展情况,以及结合常州金坛农村妇女空闲劳动力多、开发潜力大、自我意识觉醒意愿较强等特点,我们开展以非遗带动妇女就业为主题的社会考察调研和宣讲项目,深入乡镇调查妇女现况,针对其需求痛点,并通过与互联网相结合方式,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与就业、及法律帮助,以提高妇女意识觉醒和再教育、再就业能力。我们将采取线上与线下实地宣传相结合的模式,以帮扶当地农村妇女意识觉醒与再教育事业,努力帮助妇女谋求真正的自我实现,同时提高其法律意识,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于1月11日、13日、14日,前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天湖村、西华村、万新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线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1月11日,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华村开展实践。实践团成员面向当地妇女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与非遗助力就业宣讲。实践团成员从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出发,通俗易懂地解读法律条款,穿插其中的典型案例,增强了乡村妇女的法律保障意识。最后聚焦非遗助力就业,展示刺绣、剪纸等精美手工艺品,详解制作与销售门道,为乡村妇女铺就增收新路径。随后,实践团成员联合西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举办了“书香伴新春,文化共传承”阅读剪纸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讲解《中国剪纸》一书,从剪纸的起源、风格流派等历史探寻到题材解析,再到盐城剪纸、金坛刻纸等代表性作品,带领乡村妇女多维度领略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活动渐近尾声,实践团成员带着对非遗助力乡村妇女就业的深度思考,与西华村村委会苏书记围坐而谈。此次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当地村委的积极反馈。团队成员认真复盘了宣讲过程,并记录、标记了宣讲重点,进行了积极地交流与学习。
  
  图一;实践人员与西华村工作人员合影

  
图二:实践团对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2025年1月13日,河海大学“锦色他年”乡村妇女帮扶实践团前往金坛区天湖村,以“法律赋能与非遗文化振兴”为核心,实施多元化帮扶行动。实践团于天湖村委会会议大厅开展系统性普法宣传。团队成员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农村妇女面临的常见问题,如土地权益纠纷、家庭暴力举证、劳务合同签订等,进行专题讲解。村民通过案例分析,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实践团普法实效显著。针对金坛区剪纸非遗技艺,实践团结合刺绣,编织等新兴非遗手工艺品向广大妇女群众提供多种制作工艺与市场前景。实践团通过线下访谈采集多名妇女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业意愿及发展瓶颈。在与妇女们的沟通中,共同阅读小册子内容,溯源剪纸技艺,共话发展。在与村两委的座谈会上,团队结合调研成果,提出整合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双方凝聚力量,为天湖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实践尾声,团队组织“新春送福”公益活动。书法爱好成员根据村委会特点创作个性化春联,将非遗元素与法治文化融入联文,如“瑞彩盈堂歌善政,祥蛇献岁启新程”。本次活动通过“法律-经济-文化”三维赋能模式,切实提升天湖村妇女发展能力,推动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
  
  图三:实践人员进行普法宣讲

  
图四:实践人员与天湖村工作人员合影
  
  2025年1月14日,河海大学“锦色他年”乡村妇女帮扶实践团前往金坛区万新村开展实践。活动伊始,实践团队在万新村的村民活动中心设立了宣传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妇女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非遗带动就业宣传环节,实践团成员展示了精美的刺绣、剪纸、编织等非遗手工艺品,详细介绍了这些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和市场前景,激发了妇女们对非遗就业的浓厚兴趣。为了让妇女们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制作了专门的非遗知识小册子。实践团成员与万新村妇女代表、村两委干部围坐交流。妇女们畅所欲言,分享生活感悟、就业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结合前期调研与专业知识,就技能培训、市场对接、产品销售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村两委干部表示,将全力支持妇女参与非遗就业,整合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双方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共同为万新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万新村发展,为乡村妇女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助力万新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让乡村妇女在广阔天地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五:实践人员与万新村工作人员合影

  
图六:实践人员为妇女讲解小册子
  
  冬日暖阳倾洒,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悄然萌芽。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的成员们满怀着热忱奔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乡村。她们穿梭于天湖村、西华村、万新村,与乡村妇女们坦诚相待,深入探寻她们的生活轨迹与内心诉求。
  
  短短三日,实践团成员沉浸式领略了乡村的质朴与美好,也捕捉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日新月异。政府大力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条平坦大道、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明亮的路灯照亮了乡村的每一处角落,村民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这些真切的变化,让成员们对乡村的未来充满期待,更点燃了她们投身乡村振兴浪潮的壮志豪情。
  
  在这次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乡村妇女在乡村振兴进程里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既是家庭的顶梁柱,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维系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更是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在与她们的深度交流中,成员们知晓了乡村妇女在家庭重担、就业困境、教育资源获取等方面面临的难题。这些触动人心的场景,让成员们暗自下定决心,在往后的学习与工作生涯中,将目光紧紧聚焦在乡村妇女的需求与权益保障上,竭尽所能为她们排忧解难。
  
  她们深知,乡村妇女的全面发展与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是乡村振兴迈向成功的关键。成员们誓言要把此次实践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师生,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撰稿:林伟杰、王驰宇、李君灏、孔睿
  摄影:吴羽菲,龙钰淑、于博雅
  学校:河海大学
  End
  …
作者:林伟杰、王驰宇、李君灏、孔睿     来源:河海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非遗传承展芳华,妇女就业绽新花 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宣讲
  • 青山绿水,返乡筑梦
  • 青山绿水,返乡筑梦
  • 2025年1月13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郭庄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1
  • 涉县红蓝铅笔的轨迹,连成北斗卫星的未来
  • 传承包头文化,筑牢文化自信
  • 传承包头文化,筑牢文化自信
  • 2025年2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匠心筑梦实践小队的队员来到了包头市三官庙的大门,这里也是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0
  • 山东非遗传统舞蹈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
  • 红色基因传承返家乡:宜宾赵一曼展馆参观活动圆满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