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集善乐业:探索“互联网+”创建残健共融的助残就业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04      阅读
  助残扶残,残健共融。为响应国家加强就业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号召,深入了解新时代下网络与科技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增加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注,探索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径,助力残疾人自立自强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2025年1月10日,广西师范大学“集智助业”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开展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发放调查问卷、交流访谈等形式,深入探索残疾人网络化就业新路径。
  
  (图为实践团队调研地点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刘甜甜 供图)
  
  指导以言,助行千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团队来到了位于灵川县的城湘路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在园区里,团队成员收到了园区负责人和残友们的热烈欢迎。团队成员首先对园区负责人秦建国老师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交谈。据秦老师介绍,桂林市灵川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是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桂林市灵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和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共同创办的。该基地通过结合互联网新科技,充分挖掘残疾人潜能和社会就业市场,最大程度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和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推动残疾人就业、融入社会和适应网络科技发展。目前,基地主要开展残疾人从事申通快递话务客服和在线客服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秦建国老师。刘甜甜 供图)
  
  身临其境,见证努力与汗水。与秦老师的深入交流结束后,在秦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近距离参观了园区内的残疾人办公区域。在参观途中,秦老师重点为我们介绍了办公区域里最为重要的三大区域,它们分别是目标制定与公示区、办公实操区和后台监控与运作区。
  
  在目标制定与公示区域里,我们看到了布满整个白板的残友们为自己制定的每日和每月工作目标。一条条姓名整齐排列,一个个目标清晰而充满期待,给予残友们不断地鞭策和完成目标的力量与支持。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目标公示白板的旁边看到了每月“十大销冠“榜单。秦老师表示,公示销冠榜单这个做法既是为了表扬每个月辛勤工作的残友,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残友向销冠们学习以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后来居上。
  
  (图为基地员工制定的每日工作目标。刘甜甜 供图)
 
  
  (图为基地销售荣誉榜。刘甜甜 供图)
  
  在办公实操区域里,残友们的工位上摆着电脑和电话、耳机、各式各样的水杯和各种自己喜欢的装饰品,他们的工作的座椅有高有低。
  
  伴随着一个电话的响起和另一个电话的挂断,一个个订单弹入页面,而后又被残友们快速解决,他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工作着。秦老师解释说残友们虽身体有各式各样的缺陷,但是他们的头脑和语言体系是很完好的,而通过从事互联网客服这项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健全完好的头脑和语言系统来实现就业。在后台运作和监控区域里,请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合作的甲方是给基地提供客源电话引进与员工监管的奥秘。
  
  (图为基地员工办公。刘甜甜 供图)
  
  深入交谈,见微知著。接着,团队成员采访了基地里的三位残疾人员工代表。其中,有两位残友都表示,他们虽然基地推行的残疾人从事电商客服工作很适合他们的身体情况。基地里的指导老师对待培训工作很认真负责。经过一到两个月的培训,大部分员工都能快速上岗,保底的工资都能达到4000-5000元左右。同时,团队成员还关注到在员工福利和关怀方面,基地还为员工们提供免费的基础食宿环境和五险,尽心尽力为残友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空间。通过这份工作。他们都收获颇丰,不仅在社会上有了可以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基地员工。刘甜甜 供图)
  
  另外,沐浴在暖阳之下,在采访销冠残友代表周光余时,该残友全程都在笑着和我们讲述独属于他的故事。他表示,在过去,他也曾因一场意外的车祸而导致双腿残疾和自暴自弃,对生活一度失去希望。在加入基地工作后,在回归社会融入人群的这段时间里,在掌握一项项技能后,他逐渐走出过去的阴影与伤痛,重拾信心与希望。最后,他真诚地感谢积善乐业基地给他的帮助与关心,也由衷地赞扬基地推行残疾人网络化就业的做法。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销冠周光余。刘甜甜 供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初步了解桂林市残疾人就业存在的挑战与互联网快速发展下探索促进残疾人就业新路径重要性。实践队员们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助推残疾人就业也是促进中国就业事业和提供就业质量的重要一环。在这重要的一环中,政府、社会和企业各界都应该增强对残疾人就业事业的关注,统筹规划,破解各种阻碍,找寻真正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径。在接下来的实践工作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将会制定更为详细明确的实践目标与方向,走访更多相关组织,进一步呼吁更多的人和各方组织关注与探索更多方案,助力残疾人就业,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与价值,激励更多的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传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图为实践队员与基地员工合影。刘甜甜 供图)

  文:刘思思
  图:刘甜甜
作者:刘思思     来源:集智助业社会实践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集善乐业:探索“互联网+”创建残健共融的助残就业新路径
  • 西北大学播音学子重返母校:用专业之声架设青春梦想桥梁
  •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陶渊古韵”赴山东实践服务团:从泥土到瑰宝,探寻黑陶艺术
  • 探黄河非遗瑰宝,扬非遗传承新篇
  • 逐光晋邑新|光伏振村兴,共谱时代曲
  • 逐光晋邑新|光伏振村兴,共谱时代曲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3-02
  • 借助舞动疗愈心灵,助力特殊群体成长
  • 借助舞动疗愈心灵,助力特殊群体成长
  • 2025年1月2日至8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呼吸格子”舞动疗愈工作坊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以“与世界连接,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3-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