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大连科技学院红声“童”传社会实践团走进旅顺口区幼儿园,以“遵义故事润童,红色精神启智”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洗礼,让革命薪火在稚嫩的心田燃起微光。
光影传情:动画里的红色初印象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红色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孩子们的目光紧紧凝聚,“兔子为什么要喝辣椒水啊?”“天气那么冷,他们为什么要在雪地里啊?”稚嫩的提问中流淌着对红色历史的好奇。实践团成员借此契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将“爱国”“勇敢”“团结”等种子埋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画笔绘梦:色彩里的家国情怀
在“童心绘红旗”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认真地为天安门、军人、五星红旗填上色彩。有的孩子把军人叔叔的军装涂成鲜艳的绿色,有的在红旗上画星星,实践团成员蹲下身来,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勾勒轮廓,轻声讲述五星红旗中五角星的意义,让红色符号在指尖传递。
歌声嘹亮:童声里的使命传承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孩子们用略显生涩却无比认真的声音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实践团成员打着节拍,带领孩子们一遍遍地练习,清澈的歌声穿过走廊,飘向远方。当问到“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时,有小朋友举手说:“是要像动画片里的兔子一样,保护我们的家!”童言稚语间,红色精神的传承有了最纯真的注脚。
闯关体验:行走中的红色课堂
走出教室,孩子们化身“小小送报员”,在户外开展“红色通关挑战”。他们手持“鸡毛信”,穿越“障碍赛道”,在奔跑与协作中感受革命年代信息传递的不易。“老师,我要快点跑,不然信就送晚了!”“我们一起帮忙吧,这样更快!”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坚持与互助,也在实践团成员的讲解中,隐约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分量。
薪火永续:让红色种子向阳生长
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可能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红色故事,但这些美好的情感和精神会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里慢慢发芽。无论是动画中的历史缩影,还是画笔、歌声、游戏里的沉浸式体验,都是为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祖国、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大连科技学院红声“童”传社会实践团的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当红色精神化作春风细雨,滋润着最幼小的心灵,我们便看到了民族未来最蓬勃的希望。正如实践团成员在活动日志中所写:“今天,我们种下的是红色的种子;明天,终将收获一片信仰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