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城西水库检测饮水源,宣讲水源保护
为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进一步提高居民饮水知识水平,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生活、建设健康中国,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检测滁城饮水源,宣讲水源保护”暑期社会实践队于6月18日在滁州市开展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提前选定实验方案,完善实验器材,选定取样地点,制定实践流程。通过实验测定城西水库饮水源中亚硝酸盐含量,并前往社区转告实验结果,宣讲水源保护,采访社区居民对于生活饮用水的了解并学习居民们保护水源、节约水源的小妙招。实践小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实验检测水源,同时倡导居民进行水源保护,用行动将‘健康饮水,共同护水’带进居民生活。
滁州学院“检测滁城饮水源,宣讲水源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足于当地,受日常的生活饮水、用水问题启发,根据自身所学化学专业,决定前往作为滁州市有名的饮用水源水库的城西水库进行取样检测。众所周知,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水在人体内占体重的70%左右,维持人体所必须的正常生理机能。健康、洁净的水可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而日常饮用水中若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短期内对人体危害不大,长期饮用则可能影响身体内其他物质吸收从而引起病变,因此,饮水安全对人类至关重要。基于此,团队制定了方案检测饮水源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以此作为依据简单判断日常提供水源的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以及相关人员对于水源的保护情况。
团队根据实验得出结论,作为饮用水水库的城西水库的亚硝酸盐含量为 0.05192ug/ml,为了做出对于,团队检测了位于滁州学院校内的会峰湖湖水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湖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为0.23675ug/ml。对比结果不难看出,作为饮用水水库的城西水库的亚硝酸盐含量远比会峰湖中要小,同时也能够达到饮用水的饮用标准,对比之下得到的结论也让团队成员很满意,同时也让我们有底气去走进社区进行水源保护的宣讲,倡导社区居民进行水源保护的信心更强。面对面与社区居民交流采访发现,居民对于城市日常用水水质反应情况良好,有些居民对于饮用水源的了解相比于我们团队成员还要更胜一筹,同时居民对于保护节约水源的小习惯也是毫不吝啬的与我们分享。在进行实地宣传采访时,我们发现社区设有生活用水的净水装置,通过该装置居民可以购买到更高水质的直饮水和优质水,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社区部门还是社区居民住户对于水质的关注度以及要求都有很高水准。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认真总结分析,收获颇丰。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真正走进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磨练,最终的成果才显得弥足珍贵。虽然由于进行的社会实践的规模小、时间也短,却也在简短的实践中有所感悟,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在饮水健康问题,保护水源人人都要在路上。